百草园
当前位置:百草堂 > 疾病雷竞技app下载官网? > 胸痹
胸痹

胸痹

部位

胸部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表现的一种病证。

 

  • 专家解读
  • 治疗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预防
  • 鉴别
  • 并发症
  • 胸痹介绍

    胸痹是一种中医病名,主要表现为胸部闷痛、短气、呼吸不畅等症状。中医认为,胸痹多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寒邪内侵等因素导致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现代医学中,胸痹常与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相关。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对胸痹的病理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研究表明,胸痹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缺氧密切相关。通过影像学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等手段,可以明确诊断胸痹的具体病因。此外,研究发现,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血小板聚集等因素也在胸痹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在治疗方面,现代医学采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多种手段。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旨在改善心肌供血、缓解症状。

    特效药

    针对胸痹的特效药主要是针对其病理机制的药物。例如:

    1. 硝酸甘油:用于急性发作时的急救,能迅速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
    2.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预防心绞痛发作。
    3.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降低血压,改善心肌供血。

    上市产品

    市场上针对胸痹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上市产品:

    1. 硝酸甘油片:如“硝酸甘油片(信谊)”,用于急性心绞痛发作时的急救。
    2. 美托洛尔片:如“倍他乐克(阿斯利康)”,用于长期预防心绞痛发作。
    3. 氨氯地平片:如“络活喜(辉瑞)”,用于高血压和心绞痛的治疗。

    此外,还有一些中成药如“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在缓解胸痹症状方面也有一定疗效。

    综上所述,胸痹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现代医学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诊断和治疗,市场上也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薤白粥:薤白10~15克(鲜者30~45克),粳米100克。薤白同粳米煮粥,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桂心粥:桂心1~2克,茯苓10克,粳米50~100克。用粳米煮粥,桂心、茯苓加水煎汁,取汁入粥中同煮,沸后即可。

    芥菜粥:芥菜头4个,粳米50~100克。洗净芥菜头切成片,与粳米适量清水煮成稀粥,熟后食用。

    山楂荷叶粥:山楂15克,荷叶12克,糯米100克。糯米加水煮粥,同时放入切碎的山楂、荷叶,以文火煮烂后,温服。

    加味桃仁粥:仁20克,生地黄30克,桂心3~5克,生姜1块,粳米100克,白酒适量。桃仁去皮尖,桂心研成末,粳米研细待用。用适量白酒将生地黄、生和桃仁绞取汁液。粳米加水煮粥,煮沸后放入桃仁、生地黄、生姜汁,粥熟调入桂心末,搅匀,空腹服食。
     

    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绞痛。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胸痹心痛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而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本病表现为本虚标实,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1.年老体虚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气渐衰。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引起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阳之温煦、气之鼓动,则气血运行滞涩不畅,发为心痛;若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阴亏则火旺,灼津为痰,痰热上犯于心,心脉痹阻,则为心痛。

    2.饮食不当恣食肥甘厚味或经常饱餐过度,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酿湿生痰,上犯心胸,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遂成本病;、或痰郁化火,火热又可炼液为痰,灼血为瘀,痰瘀交阻,痹阻心脉而成心痛。

    3.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津液不行输布,聚而为痰,痰阻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心痛。或郁怒伤肝,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灼津成痰,气滞痰浊痹阻心脉,而成胸痹心痛。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认为七情除“喜之气能散外,余皆足令心气郁结而为痛也”。由于肝气通于心气,肝气滞则心气涩,所以七情太过,是引发本病的常见原因。

    4.寒邪内侵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人,寒凝气滞,胸阳不展,血行不畅,而发本病。飞素问·举痛论》:“寒气人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诸病源候论·心腹痛病诸候》曰:“心腹痛者,由腑脏虚弱,风寒客于其间故也。”《医门法律·中寒门》云:“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阐述了本病由阳虚感寒而发作,故天气变化、骤遇寒凉而诱发胸痹心痛。

     

    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饮食调治是预防与调摄的重点。情志异常可导致俨腑失调,气血紊乱,尤其与心病关系较为密切。《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后世进而认为“七情之由作心痛”,故防治本病必须高度重视精神调摄,避免过于激动或喜怒忧思无度,保持心情平静愉快。气候的寒暑晴雨变化对本病的发病亦有明显影响,《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记载:“心痛者,风凉邪气乘于心也”,故本病慎起居,适寒温,居处必须保持安静、通风。饮食调摄方面,不宜过食肥甘,应戒烟,少饮酒,宜低饮食,多吃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食勿过饱。发作期患者应立即卧床休息,缓解期要注意适当休息,坚持力所能及的活动,做到动中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发病时医护人员还应加强巡视,观察舌脉、体温、呼吸、血压及精神情志变化,做好各种抢救设备及药物准备,必要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及保持静脉通道。

    辩证论治

    (1) 阴寒证:

    证候;胸闷气短,胸痛彻背,遇寒则甚,畏寒肢冷,重则喘息不得卧,面色苍白,心悸自汗,四肢厥冷,苔白滑或腻,脉沉细。

    治法:宣痹通阳,散寒化浊。

    主方:瓜蒌薤白白酒汤。

    (2) 痰浊证:

    证候:心胸痞闷胀痛,时缓时急,甚则痛引肩背,心悸气短,身重头昏,少食腹胀,形体肥胖或咳嗽喘促,痰粘色白,舌胖嫩,苔白腻,脉沉迟滑或濡滑。

    治法:宣痹通阳,理气豁痰。

    主方:瓜蒌薤白半夏汤。

    (3) 血瘀证:

    证候:胸痛如针刺,或呈绞痛,痛引房背,时作时止,心悸气短,胸闷,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涩或结代。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

    (4) 气阴两虚证:

    证候: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痛甚。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主方:生脉散人参养荣汤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波动,年老体虚等有关。分别与西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包炎等疾病引起的心前区疼痛,以及肺部疾病、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以胸痛为主症的疾病相类似,下列药粥具有宽胸、理气、止痛、化痰等功效。治疗胸痛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