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简介
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也称为酿脓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和草莓舌等。猩红热多见于儿童,尤其是5-15岁年龄段,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对猩红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研究表明,该菌的致病性主要与其产生的毒素和酶有关,如红疹毒素(erythrogenic toxin)是引起猩红热典型皮疹的关键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猩红热的发病率在某些地区和季节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冬季和早春。此外,基因组学研究揭示了不同菌株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防控策略。
在治疗方法上,除了传统的抗生素治疗,研究人员还在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如针对红疹毒素的单克隆抗体疗法,旨在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治愈率。
特效药
猩红热的特效药主要是抗生素,尤其是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G被认为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因其高效、副作用小且价格低廉。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选用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替代。
近年来,一些新型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也被用于治疗猩红热,尤其是在多重耐药菌株出现的情况下。
上市产品
市场上针对猩红热的治疗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青霉素类:如青霉素G注射剂、阿莫西林口服制剂等。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确切。
- 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片剂、琥乙红霉素悬浮液等,适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
-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氨苄、头孢克洛等,作为青霉素的替代品,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
- 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尽管不作为首选药物,但在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时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一些辅助治疗产品如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也在猩红热治疗中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猩红热虽然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但现代科学研究的进展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手段。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治疗产品,猩红热的治愈率显著提高,并发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一般注射青霉素G,疗程7~10天,停药后做咽培养。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口服,或头孢菌素类药物,疗程不得少于7天。重者可静脉给药或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
临床表现
(一)普通型
潜伏期一般2~4天,最短1天,最长7天。起病急骤,发热,体温一般38℃~39℃,重者可达40℃以上,婴幼儿起病时可能产生惊厥或谵妄。患儿全身不适,咽痛明显,影响食欲。咽及扁桃体显著充血,亦可见脓性分泌物。舌质红,乳头红肿如草莓,称杨梅舌。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皮疹于24小时左右迅速出现,最初见于腋下、颈部与腹股沟,1日内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皮疹为弥漫针尖大小的猩红色小丘疹,触之如粗砂纸样,或人寒冷时的鸡皮样疹。疹间皮肤潮红,用手压可暂时转白。面颊部潮红无皮疹,而口周围皮肤苍白,称口周苍白圈。皮肤皱折处,如腋窝、肘、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色深红,其间有针尖大小之出血点,形成深红色“帕氏征”。口腔黏膜亦可见黏膜疹,充血或出血点。病程第1周末开始脱屑,是猩红热特征性症状之一,首见于面部,次及躯干,然后到达肢体与手足掌。面部脱屑,躯干和手足大片脱皮,呈手套、袜套状。脱屑程度与皮疹轻重有关,一般2~4周脱净,不留色素沉着。
(二)其他类型
1.轻型 全部病程中缺乏特征性症状,往往至出现典型的皮肤脱屑时,才取得回顾性的诊断。患者可有低热1~2天或不发热,皮疹隐约可见,出疹期很短,无杨梅舌。发病后1~3周皮肤脱屑或脱皮。
2.中毒型 起病急骤,体温可高至40.5℃以上。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头痛、惊厥、呕吐、为常见症状。咽扁桃体炎症严重。有明显红斑疹。如合并脓毒症状,甚至发生休克,危险性很高。
3.外科型 链球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感染时,可有局部急性化脓性病变,皮疹从创口开始,再发展到其他部位皮肤。无咽炎和杨梅舌。
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 发热、咽痛,皮肤出现充血红点疹或充血粟粒疹。
2.确诊病例
(1)骤起发热,咽峡炎,草莓舌或杨梅舌,口周苍白,皮肤皱褶处有皮折红线(巴氏线)。
(2)发热1—2天内出疹,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散布针尖大小猩红色皮疹,压之退色,2~5天后消退。
(3)退疹1周内皮肤有脱屑或脱皮。
(4)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
(5)咽拭子或脓液培养,分离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6)咽拭子涂片免疫荧光法查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7)红疹退色试验呈阳性。
(8)多价红疹毒素试验在发病早期呈阳性,恢复期成阴性。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确诊病例中的第4和第1或第2或第3项。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确诊病例中的第5或第6或第7或第8项。
为不同型的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由于病菌M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分为80型(type),各型可产生相应特异性抗体,没有交叉免疫。致热毒素有A、B、C三种,感染其中一种后,再遇到其它任一种,仍可发生第二次或第三次猩红热,但这种机会很少。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数增高达10~20×109/L,嗜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红疹毒素试验早期为阳性。咽试子、脓液培养可获得A组链球菌。
【预防】
目前此病没有自动免疫制剂,预防着重于控制感染的散播。隔离患儿,至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触者,应服复方新诺明或注射青霉素预防。带菌者应接受10天青霉素治疗。
(一)管理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有人主张用青霉素治疗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试子培养阴转,届时即可出院。当儿童机构或新兵单位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二)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期间 ,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
(三)保护易感者 对儿童机构、部队或其它有必要的集体,可酌情采用药物预防。如用苄星青霉素(Penicillin G Benzathine),儿童60~90万μ,成人120万μ,可保护30天。或磺胺嘧啶每天1克或周效碘胺(Sulfadoxinum)每周0.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