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病介绍
暖气病,又称为“冬季干燥症”或“空调病”,是指在冬季使用暖气设备时,由于室内空气过于干燥,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干燥、瘙痒、口干舌燥、喉咙痛、鼻出血、眼睛干涩等。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还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显示,暖气病的主要原因是室内湿度下降。当暖气开启后,室内温度升高,空气中的水分蒸发加快,导致相对湿度降低。研究表明,适宜的室内湿度应保持在40%-60%之间,而暖气房内的湿度往往低于这个范围。低湿度环境会破坏人体皮肤和黏膜的正常功能,使其失去保护作用,从而引发各种不适症状。
此外,干燥的空气还会加速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研究表明,室内湿度每降低10%,流感病毒的传播率就会增加约20%。因此,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对预防暖气病至关重要。
特效药
目前,暖气病并没有特定的特效药,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缓解。例如,对于皮肤干燥和瘙痒,可以使用保湿霜或润肤乳;口干舌燥可以通过多喝水、使用润喉糖来缓解;眼睛干涩可以使用人工泪液等。然而,这些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上市产品
市场上针对暖气病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加湿器和保湿类产品上。加湿器是调节室内湿度最直接有效的工具,常见的有超声波加湿器、蒸发式加湿器等。超声波加湿器通过高频振动将水雾化,增加空气湿度;蒸发式加湿器则通过自然蒸发的方式增加湿度,更为温和。
此外,还有一些保湿类产品,如保湿喷雾、润肤乳、润喉糖、人工泪液等,用于缓解因干燥引起的不适症状。部分品牌还推出了具有保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既能净化空气,又能保持适宜的湿度。
在选择相关产品时,建议根据自身需求和室内环境进行选择,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适当开窗通风,也有助于缓解暖气病的不适症状。
不同程度的内热种种不适感,如烦躁不安、皮肤发紧、鼻咽干燥、胸闷、头晕眼花、出汗、血黏度增高、血压改变、尿量减少、软弱无力等。
冬季供暖期,室内十分温暖。居民生活在相对湿度50%左右的环境最感舒适,环境过分干燥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供暖期间,居民一般都关门关窗,室内空气比较干燥。干燥的环境容易让人的呼吸系统抵抗力降低,从而引发或者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患者的症状是咳嗽、咽部不适,有的气管炎患者旧病复发,这就是供暖后室内空气干燥而诱发的"暖气病"。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容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不少流鼻血、胸闷、软弱无力的患者,这些症状都是因为进入供暖期,室内给了暖气,屋里密不透风造成的"暖气病"。"暖气病"并不是医学上的病种,在北方地区因供暖后室内外温差大,室内门窗紧闭,空气干燥,不流通,就会引发人体鼻咽干燥、流鼻血、浑身无力、头晕恶心等症状。
干燥是肌肤的致命杀手,会加速体内水分流失,使机体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有些居室内温度过高,由于出汗过多,可致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能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症状。
1、控制好室内温度和湿度
要想预防"暖气病",控制好居室温度、空气湿度最关键。通常,室温18℃至24℃之间最适宜,湿度50%至60%为宜。多开窗通风,最好早晚各开一次窗,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空气相对干燥,各种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
除了用加湿器、在床前摆盆水来加湿外,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在室内摆放植物时,最好选绿萝、吊兰,这些植物叶面蒸腾的水分比较多,既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同时还有吸附空气当中有害气体的作用。
2、以动治"冻"
所谓以动治"冻",就是要多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减少"暖气病"的发生。冬季体育锻炼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专家认为,老年人和孩子最容易得"暖气病",这部分人更不能"猫冬"。
3、多摄入湿润、温热的食物
要想预防"暖气病",首先就是要多喝水。根据一些研究表明,体内缺失水分,新陈代谢受阻,会加速衰老。老年人因排尿次数多,更需要饮水,每天需饮2000毫升的水。多吃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等。为了预防"暖气病",可以多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番茄、豆腐、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饮或少饮酒。供暖季还会引起皮肤干燥,导致瘙痒症,因此洗澡时水温应在32摄氏度左右,不宜过多使用香皂。
一、呼吸系统
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都是"暖气病"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如果及时补水,这些症状都能得到缓解,但如果持续时间太长,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有了暖气后,干燥温暖的室内无异于一个病菌的"温床"。研究表明,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发感染的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疾病。
二、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暖气过热"抢走"人体的水分,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专家介绍,屋里暖气过热,和室外温差太大,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大、冠状动脉"不堪重负",引发冠心病。同时,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导致心慌、胸闷等症状。
三、泌尿系统
来了暖气后屋内太干,体内水分丢失多,如果又经常忘了喝水,要小心,尿量会越来越少。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它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过少,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四、皮肤
冬季,人的皮肤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痒,来了暖气后,室内温度较高,更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老年人皮肤瘙痒,不当抓挠还会造成湿疹。
五、眼睛
冬季户外风干物燥,如果回到室内又因为温度高造成机体缺水,会影响泪液的循环,造成干眼症。另外,眼结膜干燥极易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