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当前位置:百草堂 > 疾病雷竞技app下载官网? > 阴汗
阴汗

阴汗

阴汗是指外生殖器及周围(包括大腿内侧近腹阴处)部位经常汗多,且汗味多臊臭的病证。

  • 专家解读
  • 治疗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预防
  • 鉴别
  • 并发症
  • 阴汗介绍

    阴汗是指在无明显的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下,人体某些部位(如腋下、阴部等)出现的异常多汗现象。中医认为,阴汗多由肾阳不足、湿热下注等原因引起,患者常伴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症状。西医则将其归为多汗症的一种,可能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功能失调有关。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对阴汗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研究表明,阴汗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有关,导致汗腺分泌异常增多。此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也在阴汗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汗腺功能测试等手段,可以更准确地诊断阴汗。

    特效药

    目前,针对阴汗的特效药较少,但有一些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例如,抗胆碱能药物(如格隆溴铵)可以抑制汗腺分泌,减轻多汗症状。此外,局部应用的止汗剂(如氯化铝溶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阴汗。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不良反应。

    上市产品

    市场上已有一些针对多汗症的产品,包括止汗剂、抗汗贴片等。例如,某些品牌的止汗喷雾或滚珠,含有氯化铝等成分,能够有效减少汗液分泌。还有一些抗汗贴片,可以直接贴在出汗部位,起到暂时性的止汗效果。消费者在选择时应注意产品的成分和适用范围,最好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阴汗的治疗不仅依赖药物和产品,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等)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阴汗的辨证论治

    肾阳虚型【证见】 阴部出汗,阴囊湿冷,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前阴萎弱,阳举不坚,滑精,早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润有齿痕,脉沉迟。

    【治法】 温补肾阳,益气培元。

    【方药】

    1.主方安肾丸(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

    处方:肉桂6克(冲服),巴戟天15克,肉苁蓉10克,破故纸10克,白术12克,山药15克,乌头9克,白蒺藜9克,桃仁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补肾强身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九转黄精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益气聪明汤加减(黄骏验方)

    处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升麻6克,甘草6克,柴胡6克,葛根15克,赤芍15克,黄柏15克,牡蛎15克,五味子3克。水煎服,药渣煎水薰洗患处,每日1剂。

    (2)补气升阳汤(董子强验方)

    处方:黄芪30克,柴胡12克,炙甘草6克,乌药12克,升麻6克,红参6克(另炖),肉桂6克(冲服),生山药20克,枸杞子15克,当归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肝经湿热型【证见】 阴汗出,阴囊潮湿,伴有臊臭,胁肋胀痛,口苦,目赤,阴茎萎软,小便赤。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清热利湿,疏肝养血。

    【方药】

    1.主方清震汤(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

    处方:柴胡10克,升麻6克,黄芩12克,活9克,防风9克,苍术6克,麻黄根9克,藁本9克,泽泻10克,猪苓15克,当归9克,红花6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当归芦荟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阴汗的其他疗法

    阴汗的针灸治疗

    取穴:气海、关元、中枢、肾俞、命门。手法:气海、关元、中枢用补法;关元可加灸以增温补;肾俞、命门补之或艾灸。适用于肾阳虚型阴冷。

    本病辨证的重点在于审察病因,明辨病位,确认病机,辨证施药。

    (一)肾阳虚证

    1.临床表现:阴部汗出,阴囊湿冷,畏寒肢凉,腰膝酸软,或伴阳痿、滑精、早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润有齿痕,脉沉迟。

    2.证候分析:肾主一身阳气,肾阳虚则一身阳气皆虚,肾阳亏虚,阴寒生湿,则阴部汗出,阴囊湿冷;腰为肾之府,肾精亏乏,故见腰膝酸软;肾阳虚损,宗筋失用,则畏寒肢冷,阳屡、滑精、早泄;肾阳虚弱,膀胱虚寒,则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迟,皆阳虚之征。

    (二)肝经湿热证

    1.临床表现:阴囊汗出,潮湿,臊臭,胁肋胀痛、伴口苦,目赤,阴茎萎弱,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证候分析:外感或内生湿热,蕴郁肝经,流注下焦,故见阴汗出,潮湿,臊臭;湿热郁结肝脉,肝失疏泄条达则胁肋胀痛;湿热熏蒸,则口苔;上炎于目则目赤。

    本病多因素体虚弱,肾阳不足,阴寒偏盛,以致内寒生湿;或肝郁化热导致脾经聚湿,湿热互结而流注下焦,以致阴部汗出;也可由湿浊滞留阴部所致。

    (一)生理性汗出除阴部汗出外,多有全身性汗出,尤在天气炎热,饭后,饮酒后多见。

    (二)多汗证多由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恐怖、焦虑、愤怒所引起,或某些遗传性疾病所致。多见于掌、跖、前额、腋下、外阴等处,对称发生,其中以掌、跖多汗为常见,也可局限于阴部。

    多伴阴囊湿冷、前阴萎弱,小便清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或胁肋胀痛,目赤,小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