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当前位置:百草堂 > 疾病雷竞技app下载官网? > 钩虫病
钩虫病

钩虫病

(黄胖病)

部位

腹部

钩虫病是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临床以贫血、营养不良、浮肿、腹痛及胃肠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高发区有“黄胖病”之称。

  • 治疗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预防
  • 鉴别
  • 并发症
  • 在流行区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一般宜选在冬、春季进行。常用驱虫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药,除对成虫有杀灭驱虫作用外,对虫卵及幼虫亦有抑制发育或杀灭作用。用噻苯咪唑配制15%软膏局部涂敷,可治疗钩蚴性皮炎,若同时辅以透热疗法,效果更佳。将受染部位浸入53℃热水中,持续20~30分钟,有可能杀死皮下组织内移行的幼虫。

    西医治疗:(1)贫血者常用硫酸亚铁治疗,或枸橼酸铁溶液。同时服用复合维生素B,临产孕妇或严重贫血者,可予输血。 (2)驱虫治疗可用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及复方噻嘧啶(每片含噻嘧啶与酚嘧啶各150毫克)。用法及用量请遵医嘱。 (3)蚴皮炎可用左旋咪唑涂肤剂(左旋咪唑750毫克、70% 二甲亚砜水溶液100毫升),轻者1天擦3次即可,重症需连续涂药2天才获效。

    中医治疗:(1)雷丸120克研粉,均分为5包,每日1包,5日为1疗程。根据粪检,如未愈可再服1疗程。 (2)苦楝根皮30克,槟榔15克,煎水制成60毫升,临睡前服,连服2天为1疗程。 (3)新鲜马齿苋,成人90克、加水150毫升,慢火煎至剩100毫升为止,去渣后加白15克、白糖15克,每晚睡前服,连服两晚,儿童酌减。

    其他治疗:(1)热浸法。用53℃左右热水,将幼虫感染部位浸入热水中,感到太烫时,随时提出,停8秒钟后再浸,持续25~30分钟,适用于幼虫移行症的治疗。 (2)热敷法。水温同前,用多层纱布或毛巾作湿敷,每半分钟换1次,反复热敷10~15分钟,适用于幼虫移行症的治疗。 (3)灸法。用艾绒卷点燃后,在幼虫侵入的部位熏灸,距体表1厘米左右,持续5分钟,以不烧灼皮肤为度。

    症状

    钩虫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与感染钩虫的种类、数量、时间和个人营养及免疫状况有关。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钩虫感染者。

    一、贫血(循环系统) 贫血是钩虫病最突出的表现。长期漫性失血造成铁及蛋白质的损失,引起缺铁性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在重度感染后3-5月可逐渐出现严重的进行性贫血,病人有头昏、眼花、耳鸣、乏力、劳动后心悸、气促、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皮肤苍白或呈腊黄色等症状。

    二、消化系统 可导致慢性炎症和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消化道症状。

    三、其它 儿童期严重感染可有生长发育障碍。孕妇严重感染可导致流产或死胎。

    诊断

    粪便检查以检出钩虫卵或孵化出钩蚴是确诊的依据,免疫诊断方法应用于钩虫产卵前,并结合病史进行早期诊断。在流行区痰中有钩蚴及表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确诊为钩虫病。

    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而引起的疾病,钩虫病患者和钩虫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以皮肤接触传染为主,手指间和脚趾间的皮肤是最常见的侵入部位;在有生吃蔬菜习惯的地区,则可经口传染。 人对钩虫普遍易感,一般以青壮年为多,儿童较少,男性患者居多。在我国,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是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涂片法:简便易行,但轻度感染者容易漏诊,反复检查可提高阳性率;饱和水浮聚法:钩虫卵比重约为1.06,在饱和盐水(比重为1.20)中,容易漂   。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在大规模普查时,可用15%、20%的盐水,其检查效果与饱和盐水相同;钩蚴培养法:检出率与盐水浮聚法相似,此法可鉴定虫种,但需培养5~6天才能得出结果。此外,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蚴培养法,亦可进行定量检查。

    免疫诊断方法应用于钩虫产卵前,并结合病史进行早期诊断。方法有皮内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但均因特异性低而少于应用。

    在流行区出现咳嗽哮喘等,宜作痰及血液检查,如痰中有钩蚴及表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确诊为钩虫病

    【预防】

    1.在易感季节,晨露未干或雨后初晴时,避免接触有钩蚴感染的作物、场地,必须作业时应穿胶鞋、戴防护手套,或局部用2%碘液、25%白矾液等防护剂。

    2.在感染钩蚴后,咳出的痰液不应咽下。

    3.在服用铁剂治疗贫血时,忌饮茶。

    4.注意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管理。

    钩虫病病情较重,出现“黄肿”表现者,需与黄疽及水肿相鉴别。

    1.黄疸黄疸发病较急,而久病后出现黄疸者,一般均有肝胆病史。黄疽临床表现为全身黄色鲜明如色或晦暗如烟熏,目睛黄染,小便黄赤。钩虫病的发黄则为肤色萎黄或黄而浮肿,目睛不黄,小便清长。

    2.水肿水肿的病因不一,浮肿部位不同,一般按之凹陷甚或凹陷不起,皮薄光亮,色泽鲜明,小便短涩,饮食正常或纳减,证有虚实之分。钩虫病的浮肿表现为下肢足踝浮肿,或面部目胞浮肿,甚则全身浮肿,但肤色发黄或萎黄不荣,好食易饥,或嗜食异物,无小便短涩,纯属虚证。

    1、异食癖:喜欢吃煤渣、墙皮、生米等,往往比蛔虫病更为严重。

    2、皮肤改变:丝状蚴进入皮肤的地方有烧灼和瘙痒感,面部皮肤有贫血性斑点、水疱等皮肤改变。

    3、肺部症状:丝状蚴在肺内移行时可有咳嗽咳痰咯血哮喘。肺部症状多在感染后3~15天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