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雷丸

雷丸

(雷矢,雷实,竹苓,白雷丸,竹铃芝,木连子,竹矢,雷公丸)

拼音LeiWan
效用

驱虫药

性味

微苦,寒。归胃、大肠经。

主治

消积,杀虫。治虫积腹痛,疳疾,风痫。

拉丁学名

Omphalia

用法用量

15~21克,不宜入煎剂,一般研粉服。一次5~7克,饭后用温开水调服

采集加工

洗净,晒干,粉碎。不得蒸煮或高温烘烤。

生长环境

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春、秋、冬皆可采收,但以秋季为多,选枝叶枯黄的病竹,挖取根部菌核。采收后洗净,晒干。

识别特征

干燥的菌核为球形或不规则的圆块状,大小不等,直径1~2厘米。表面呈紫褐色或灰褐色,全体有稍隆起的网状皱纹。质坚实而重,不易破裂;击开后断面不平坦,粉白色或淡灰黄色,呈颗粒状或粉质。质紧密者为半透明状,可见有半透明与不透明部分交错成纹理。气无,味淡,嚼之初有颗粒样感觉,微带粘液性,久嚼则溶化而无残渣。以个大、饱满、质坚、外紫褐色、内白色、无泥沙者为佳。

本性状干燥的菌核为球形或不规则的圆块状,大小不等,直径1~2厘米。表面呈紫褐色或灰褐色,全体有稍隆起的网状皱纹。质坚实而重,不易破裂;击开后断面不平坦,粉白色或淡灰黄色,呈颗粒状或粉质。质紧密者为半透明状,可见有半透明与不透明部分交错成纹理。气无,味淡,嚼之初有颗粒样感觉,微带粘液性,久嚼则溶化而无残渣。以个大、饱满、质坚、外紫褐色、内白色、无泥沙者为佳。

归经性味

【性味】

苦,寒,有小毒。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咸,微寒,有小毒

③《纲目》:甘微苦,平。

④《医林纂要》:苦酸咸,寒。

【归经】

入胃、大肠经。

①《本草汇言》:入手、足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③《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厥阴肝经。

主治

消积,杀虫。治虫积腹痛,疳疾,风痫。

①《本经》: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儿百病。

②《别录》: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白虫、寸白自出不止。

③《药性论》:能逐风,主癫痫狂走,杀蛔虫。

④《玉楸药解》:清热疏肝,杀寸白虫,躯风除痫,止小儿汗。

⑤《陕西中药志》:消积杀虫,清热解毒。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胃中热,对绦虫病疗效较显著。

注意事项有虫积而脾胃虚寒者慎服。

①《别录》:久服令人阴痿。赤者杀人。

②《本草经集注》:荔实、厚朴为之使。恶葛根

③《药性论》:恶(扁)蓄、()根。芫花为使。

④《医学入门》:久服伤阴,男女同。

⑤《本草汇言》:如病虫积日久,脾胃衰惫者,亦禁用之。

现代研究主要成分

含水分6.5%, 灰分4.0%, 醚浸出物0.6%, 醇浸出物22%. 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称雷丸素, 含量约3%, 为驱绦虫的有效成分, 加热失效.此酶在pH 8的溶液中作用最强, 酸性溶液中无效, 0.06μg在10ml弱碱性(pH 8)溶液中即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

【药理作用】

1. 驱绦虫作用:对人感染有钩及无钩绦虫, 犬绦虫均有驱虫作用.雷丸驱绦虫作用不是麻痹虫体, 而是由于雷丸中的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分解, 致虫节破坏所致.

2. 对蛔虫的作用:体外实验对猪蛔虫有效, 但对蛔虫感染者无效.

3. 抗阴道毛滴虫的作用:10%的雷丸煎剂, 药液与培养基成1:1的浓度, 5分钟后大部分虫体颗粒化变形, 个别虫体仍有活动.

4. 其他作用:雷丸对水蛭和蚯蚓有较显著的杀虫作用.

实验表明: 雷丸多糖对小鼠巴豆油耳炎症、大鼠琼脂性和酵母性关节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雷丸素对小鼠S180和W256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古书记载

①《本草经疏》:雷丸,其主杀三虫,白虫、寸白自出者,肠胃湿热甚也。逐毒气,胃中热邪气恶风,汗出,皮中热结积者,肠胃邪热盛也,苦寒能除二经(手足阳明)湿热邪气,则上来诸证自除。作摩膏治小儿百病者,以小儿好食甘肥,肠胃类多湿热虫积,苦能杀虫除湿,咸寒能清热消积,故主之也。《别录》又云,久服令人阴痿,正见其过于苦寒,偏至之气,能令阳道痿也。除杀虫外,它用甚稀。

②《本草述》:雷丸,为竹之余气所结。缘清阴之气味而又能疏利,其于行气血之热,岂非良剂。第通用不无有伤元气也。悉此义则能善用此味矣。

③《本经逢原》:雷丸,《千金》治小儿伤寒,不能服药,治方中恒用之,取其逐毒气之功也。4、《本经》:"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儿百病。"

④《别录》:"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白虫、寸白自出不止。"[1]

⑤《药性论》:"能逐风,主癫痫狂走,杀蛔虫。"

⑥《玉楸药解》:"清热疏肝,杀寸白虫,躯风除痫,止小儿汗。"

⑦《陕西中药志》:"消积杀虫,清热解毒。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胃中热,对绦虫病疗效较显着."

临床应用

①治疗绦虫病

取雷丸制成粉剂,每次20克,以凉开水加糖少许调服。每日3次,连服3日。第4天服硫酸镁15~20克(不服亦可)。临床观察20例,虫体多在第2、3日全部或分段排下,治疗后复查未见虫体,全部症状消失

②治疗钩虫病

取雷丸研成极细末,加适量乳糖或葡萄糖粉用开水调服。成人每剂60克,1次顿服或3次分服(体弱者可分2~3日服完),隔几天再服1剂。临床试治11例,服药2次以上经1~3次大便检查,除2例找到少量虫卵外,其余均阴转。但亦有观察19例,连服2次后复查,结果不管淘虫及粪检虫卵都不够满意。

③治疗蛲虫病

取雷丸1钱,大黄3钱,二丑3钱,共研细末混匀,晨起空腹时用冷开水1次送服。小儿可按年龄递减。临床治疗188例,除2例无效外,其余均治愈。一般在服药后1~2日即可排虫,随之自觉症状消失。服药期间有13例发现短暂而轻微的腹痛。

雷丸散(《冉氏经验方》)治钩虫病,杀虫驱虫:雷丸300g。将雷丸洗净,低温干燥,研为细粉,过筛即得,每服6g。每日3次,每2日为一疗程,温开水送下。密闭防潮,勿令受热。入汤剂无效。方中雷丸杀虫,为君药。

雷丸散(《杨氏家藏方》)治消疳杀虫:雷丸、使君子(炮,去壳)、鹤虱榧子槟榔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3g,乳食前,温米饮调下。方中雷丸杀虫,为君药。

雷丸浴汤(《太平圣惠方》)治小儿寒热,惊啼不安:雷丸、牡蛎黄芩细辛各1g,蛇床子30g。上药以水1斗,煎取7升,去渣,分为两度,看冷暖用,先令浴儿头,勿令水入耳目,次浴背膊,后浴腰以下,浴时避风,以粉扑之。方中雷丸逐风,杀蛔虫,为君药。

专家解读

雷丸

【功效】 雷丸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主要功效包括驱虫、消积、清热解毒等。常用于治疗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等寄生虫感染,以及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等症状。此外,雷丸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菌的作用,被用于某些炎症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禁忌】 使用雷丸时需注意以下禁忌事项: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因雷丸具有较强的驱虫作用,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
  2. 脾胃虚寒者慎用,雷丸性寒,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症状。
  3.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4. 对雷丸过敏者禁用。

【配伍】 雷丸在与其他药材配伍时,可以增强其疗效或减轻副作用:

  1. 槟榔南瓜子配伍:用于驱虫治疗,增强驱虫效果。
  2. 山楂神曲配伍: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促进消化。
  3. 黄连黄芩配伍:用于清热解毒,治疗炎症性疾病。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雷丸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雷丸素、雷丸多糖等。这些成分具有以下作用:

  1. 驱虫作用:雷丸素对多种肠道寄生虫有显著的杀灭作用。
  2. 抗肿瘤作用:雷丸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3. 抗菌抗病毒作用:雷丸提取物对某些细菌和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 免疫调节作用:雷丸多糖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特效】 雷丸在治疗绦虫病方面具有特效,尤其是对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的驱杀效果显著。此外,在治疗小儿疳积和某些消化系统疾病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

【上市产品】 目前市场上含有雷丸成分的产品主要包括:

  1. 雷丸片:主要用于驱虫治疗,常见于药店。
  2. 雷丸胶囊:便于服用,适用于多种寄生虫感染。
  3. 复方雷丸颗粒:与其他药材配伍,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和炎症性疾病。

使用雷丸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