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

(舶上茴香,大茴香,八角)

拼音BaJiaoZuoXiang
性味

味辛、甘,性温。归肝、肾、脾、胃经。

主治

散寒;理气;止痛。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

拉丁学名

Fructus Anisi Stellati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采集加工

栽培8年有少量结果,10年进入盛果期,可连续采收50~70年。春果在4月间果实老熟落地时拾取,晒干。秋果在10-11月采收,采后置沸水锅中煮沸,搅拌约5~10min后,捞出,晒干或烘干。

生长环境

生于气候温暖、潮湿、土壤疏松的山地,野生或栽培,栽培品种甚多。分布于福建、台湾、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识别特征

常绿乔木,高10~14米,树皮灰色至红褐色。单叶互生,革质,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下面疏被柔毛,叶脉羽状,中脉下陷,侧脉稍凸起;叶柄粗壮。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5~3厘米;花圆球形,花被肉质;萼片3,黄绿色;花瓣6~9,排成2~3轮,淡粉红色或深红色,广卵圆形或长圆形;雄蕊15~19,成2~3轮,心皮8~9,分离,花柱短,基部肥厚,柱头细小。蓇葖果成星芒状排列,幼时绿色,成熟时红棕色,星状体径约2.5~3厘米,开裂。种子扁卵形,棕色有光泽。第1次花期2~3月,果期8~9月。第2次花期在第1次果期之后,第2次果期为翌年2~3月。

  【出处】 《品汇精要》

  【拼音名】 Bā Jiǎo Huí Xiānɡ

  【别名】 舶上茴香(《脚气治法总要》),大茴香(《卫生杂兴》),舶茴香、茴香八角珠(《纲目》),八角香、八角大茴(《本草求真》),八角(《本草求原》),原油茴(《药材资料汇编》),大八角(《药材学》)。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果实。每年采收2次,第1次为主采期,在8~9月间,第2次在翌年2~3月间。采摘后,微火烘干,或用开水浸泡片刻,待果实转红后晒干。

  【原形态】 常绿乔木,高10~14米,树皮灰色至红褐色。单叶互生,革质,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下面疏被柔毛,叶脉羽状,中脉下陷,侧脉稍凸起;叶柄粗壮。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5~3厘米;花圆球形,花被肉质;萼片3,黄绿色;花瓣6~9,排成2~3轮,淡粉红色或深红色,广卵圆形或长圆形;雄蕊15~19,成2~3轮,心皮8~9,分离,花柱短,基部肥厚,柱头细小。蓇葖果成星芒状排列,幼时绿色,成熟时红棕色,星状体径约2.5~3厘米,开裂。种子扁卵形,棕色有光泽。第1次花期2~3月,果期8~9月。第2次花期在第1次果期之后,第2次果期为翌年2~3月。

  【生境分布】 生长于土壤疏松的阴湿山地。野生或栽培。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台湾等地。

  【性状】 干燥果实,常由8个(少数有6~13个)蓇葖集成聚合果,放射状排列,中轴下有一钩状弯曲的果柄。菁荚果小艇形,长5~20毫米,高5~10毫米,宽约5毫米,顶端钝尖而平直,上缘开裂。果皮外表面红棕色,多数有皱纹,内表面淡棕色,有光泽,内含种子1粒。种子扁卵形,长7毫米,宽4毫米,厚2毫米;种皮棕色或灰棕色,光亮,一端有小种脐,旁有明显珠孔,另一端有合点,种脐与合点之间有淡色的狭细种脊。种皮质脆,内含白色种仁,富油质。味微甜,有特殊香气。以个大、色红、油多、香浓者为佳。

  主产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同属植物莽草的果实,形状与八角茴香非常相似,极易混淆。莽草果实有毒,不可误用。其主要区别点为:莽草果实较小,蓇葖一般长约7~10毫米;其尖端呈向上弯曲之鸟喙状。果柄多垂直,常脱落。带树胶样气味,味苦。

  【炮制】 筛去泥屑种子,拣去果柄杂质。

  《本草蒙筌》:"酒炒用。"

  【性味】 辛甘,温。

  ①《品汇精要》:"味辛甘,性温。"

  ②《本草蒙筌》:"味辛,气平,无毒。"

  ③《本草通玄》:"性热。"

  【归经】 入脾、肾经。

  ①《本草蒙筌》:"入心、肾、小肠、膀胱。"

  ②《本草求真》:"入肝、膀胱、小肠。"

  ③《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能主治】 温阳,散寒,理气。治中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

  ①《品汇精要》:"主一切冷气及诸疝疗痛。"

  ②《本草蒙筌》:"主肾劳疝气,小肠吊气挛疼,干、湿脚气,膀胱冷气肿痛。开胃止呕,下食,补命门不足。(治)诸瘘,霍乱。"

  ③《医学入门》:"专主腰痛。"

  ④《本草正》:"除齿牙口疾,下气,解毒。"

  ⑤《医林纂要》:"润肾补肾,舒肝木,达阴郁,舒筋,下除脚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注意】 阴虚火旺者慎服。

  ①《得配本草》:"多食损目发疮。"

  ②《会约医镜》:"阳旺及得热则呕者均戒。"

  【附方】 ①治小肠气坠:八角茴香,小茴香各三钱,乳香少许。水(煎)服取汗。(《仁斋直指方》)

  ②治疝气偏坠:大茴香末一两,小茴香末一两。用猪尿胞一个,连尿入二末于内,系定罐内,以酒煮烂,连胞捣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卫生杂兴》)

  ③治腰重刺胀:八角茴香,炒,为末,食前酒服二钱。(《仁斋直指方》)

  ④治腰痛如刺:八角茴香(炒研)每服二钱,食前盐汤下。外以糯米一、二升,炒热,袋盛,拴于痛处。(《简便单方》)

  ⑤治大小便皆秘,腹胀如鼓,气促:大麻子(炒,去壳)半两,八角茴香七个。上作末,生葱白三七个,同研煎汤,调五苓散服。(《永类钤方》)

  ⑥治风毒湿气,攻疰成疮,皮肉紫破脓坏,行步无力,皮肉焮热:舶上茴香(炒)、地龙(去土,炒)、川乌头(炮,去皮尖)、乌药(锉)、牵牛(炒)各一两。研杵匀细,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盐汤下十五丸,日二。(《脚气治法总要》茴香丸)

  【摘录】 《*辞典》

专家解读

八角茴香

介绍: 八角茴香,又称大料、八角,是一种常用的香料和药材,来源于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其独特的香气和广泛的用途使其在中医药和烹饪中占有重要地位。

功效

  1. 温中散寒:用于治疗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等寒性疾病。
  2. 理气止痛:有助于缓解脘腹胀痛、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3. 调中止呕:适用于胃寒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
  4. 驱虫:对某些肠道寄生虫有一定的驱除作用。

禁忌

  1. 阴虚火旺者忌用:八角茴香性温,阴虚火旺者服用可能加重症状。
  2. 孕妇慎用:因其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孕妇服用需谨慎,以免影响胎儿。
  3. 过量使用: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配伍

  1. 高良姜配伍:增强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寒疝腹痛
  2. 木香配伍:理气止痛效果更佳,常用于治疗脘腹胀痛。
  3. 槟榔配伍:增强驱虫作用,适用于肠道寄生虫感染。

现代研究

  1. 化学成分:八角茴香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等成分。
  2. 药理作用
  3. 抗菌抗炎:挥发油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
  4. 镇痛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镇痛效果。
  5. 驱虫作用:某些成分对肠道寄生虫有抑制作用。

特效: 八角茴香在治疗寒疝腹痛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常作为特效药物使用。

上市产品

  1. 八角茴香精油:用于芳香疗法,缓解肌肉疼痛和改善消化。
  2. 八角茴香调味品:广泛应用于烹饪,增加食物香气。
  3. 复方中药制剂:如某些温中理气的中成药,含有八角茴香成分,用于治疗相关疾病。

八角茴香作为一种多用途的药材和香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使用时需注意其禁忌,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