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叶
(巴叶,芦桔叶)
苦,微寒。归肺、胃经。
Eriobotryae Folium
煎服,5~10克;止咳宜炙用,止呕宜生用。
全年可采,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干。置干燥处
常栽种于村边、平地或坡边。
常绿小乔木,高约10m。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叶柄短或几无柄,长6-10mm,有灰棕色绒毛;托叶钻形,有毛;叶片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2-30cm,宽3-9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及叶脉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花直径1.2-2cm;萼筒浅杯状,萼片三角卵形,外面有锈色绒毛;花瓣白色,长圆形或卵形,长5-9mm,宽4-6mm,基部具爪,有锈色绒毛;雄蕊20,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无毛。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3-5cm,黄色或橘黄色;种子1-5颗,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cm,褐色,光亮,种皮纸质。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5-6月。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Lindl.的干燥叶。全年均可采收,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干。
【性状】 本品呈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30cm,宽4~9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于下表面显着突起,侧脉羽状;叶柄极短,被棕黄色绒毛。革质而脆,易折断。无臭,味微苦。
【鉴别】 本品横切面:上表皮细胞扁方形,外被厚角质层;下表皮有多数单细胞非腺毛,常弯曲,近主脉处多弯成人字形;气孔可见。栅栏组织为 3~4 列细胞,海绵组织疏松,均含草酸钙方晶及簇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近环状;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成不连续的环,壁木化,其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壁组织中散有黏液细胞,并有草酸钙方晶。
【炮制】 枇杷叶:除去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燥。
蜜批把叶:取枇把叶丝,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每100kg枇杷叶丝,用炼蜜20kg。
【性味】 苦,微寒。
【归经】 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用法用量】 6~9g。
常用配方
1.治咳嗽,喉中有痰声:枇杷叶25克,川贝2.5克,叭旦杏仁10克,陈皮10克。为末,每服5~10克,开水送下。(《滇南本草》)
2.治肺热咳嗽:枇杷叶9克,桑白皮12克,黄芩6克,水煎服。或蜜炙枇杷叶12克,蜜炙桑白皮15克,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3.治风热咳嗽:枇杷叶、苦杏仁、桑白皮、菊花、牛蒡子各9g。煎服。(《安徽中草药》)
4.治肺风咳逆:干枇杷叶30g,芫荽菜、前胡各15~18g,艾叶5片。水煎,冲红糖,早晚顿服。(《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5.治肺燥咳嗽:干枇杷叶(去毛)9g,干桑叶9g,茅根15g,水煎服。(《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6.治妇人患肺热久嗽,身如火炙,肌瘦,将成肺痨:用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各如常制,治讫同为末,蜜丸,如樱桃大。食后、夜卧各含化一丸。(《本草衍义》)
7.治肺气抑逆,痰滞成咳,咳声连发、努气不转、痰逆不出(俗名顿呛):用枇杷叶(姜炙)、前胡、防风、薄荷、杏仁、桑皮、瓜蒌仁、桔梗各一钱五分,甘草、升麻各七分。水煎服。(《方脉正宗》)
8.治百日咳:枇杷叶15g,桑白皮15g,地骨皮9g,甘草3g。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9.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痰多:枇杷叶、冬桑叶、车前草、天浆壳、天花粉。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10.治呕吐:
①枇杷叶2片,柿蒂5个,菖蒲6g,桂竹青(桂皮刮下的第二层皮)一把。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枇杷叶15g,鲜竹茹15g,灶心土60g。水煎服。(《恩施中草药手册》)11.治老幼暴吐,服药不止者:枇杷叶(净刷去叶后毛,锉碎)二两重,半夏((口父)咀,净者)四两重。上件用生姜四两重,切作绿豆大,拌匀,酿一宿,慢火炒令微焦色,以皮纸盛于地上候冷,每服二两,水一盏,煎七分,去渣,空心少与,缓投,可入诸药内同煎服亦效。(《活幼心书》至圣散)
12.治小儿吐乳不定:枇杷叶一分(拭去毛,微炎黄0),母丁香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乳头上涂一字,令儿砸便止。(《圣惠方》枇杷叶散)
13.治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啘:枇杷叶(拭去毛)、茅根各半升。上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稍饮之,啘止则停。(《古今录验方》枇杷叶饮子)
14.治热病烦渴、饮水过多,时有呕逆方:枇杷叶二两(拭去毛,炙徽黄),茅根一两(锉),葛根一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三服。(《圣惠方》)
15.治五噎:枇杷叶一两(拭去毛,炙微黄),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生姜半两。上件药,都以水二盏半,煎至一盏半,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三服。(《圣惠方》治五噎立效方)16.治霍乱吐利不止:枇杷叶(拭去毛,炙)、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陈橘皮(去白,焙)各半两。上四味,捣罗为粗末。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生要三片,煎至六分,去滓热服,不汁时候。(《圣济总录》正胃汤)
17.治霍乱心烦懊不得安卧:枇杷叶(拭去毛)一分,芦根(洗,焙)三分,人参一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入薤白五寸,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有顷再服。(《圣济总录》枇杷叶饮)
18.治慢性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小便淋涩或不利:用枇杷叶、车前子、甘草,煎服有效。(《江苏中医》)
19.回乳:枇杷叶(去毛)5片,牛膝根9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0.治夏季小儿皮肤热疮如疿疹、热疖等:用枇杷叶煎汤作浴剂,每日1~2回,有治疗和预防之效。(《江苏中医》)
21.治面上生疮:枇杷叶,布擦去毛,炙干,为末,食后茶汤调下二钱。(《急救良方》)
22.治鼻赤:枇杷叶(去毛)、大山栀、苦参、苍术(米泔浸炒),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半,酒调白滚汤咽下。(《证治准绳》)
23.治肺风、粉刺、鼻齄,初起红色,久则肉匏发肿者:枇杷叶(去毛刺)八两,黄芩(酒炒)四两,甘草一两,天花粉四两。共为末,新安酒跌丸,桐子大。每服一钱五分,食后并临睡白滚汤、茶汤俱可送下,忌火酒、煎炒。(《外科正宗》枇杷叶丸)
24.治翻花痔:枇杷叶(蜜涂炙燥)为末,乌梅肉(焙燥)为末,和匀,先以痔洗净,次以药敷之。(《古今医统》)
25.治衄血不止:枇杷叶,去毛,焙干末之,茶调下一二钱,日三服。(《本事方》)
【贮藏】 置干燥处。
【备注】 (1)枇杷根:苦,平。清肺止咳,镇痛下乳。主治肺结核咳嗽,风湿筋骨痛,乳汁不通。用量0.2~1两。
(2)枇杷核:苦,寒。疏肝理气。主治疝痛,淋巴结结核,咳嗽。用量1.5~3钱。
【摘录】 《中国药典》
专家解读
【功效】
枇杷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功效包括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和胃降逆。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多粘稠、胃热呕吐、口渴等症。此外,枇杷叶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健康有积极影响。
【禁忌】
使用枇杷叶时需注意以下禁忌事项:
【配伍】
枇杷叶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枇杷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皂苷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以下作用:
-
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
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
镇咳祛痰作用:有助于缓解咳嗽、化痰。
-
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特效】
枇杷叶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咽喉炎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其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对于缓解这些疾病的症状有特效。
【上市产品】
市场上常见的含有枇杷叶成分的产品包括:
-
枇杷膏:用于润肺止咳,缓解咳嗽症状。
-
枇杷露:用于清热化痰,治疗咽喉不适。
-
枇杷叶茶:方便日常饮用,有助于清肺润喉。
-
复方枇杷止咳糖浆:结合多种药材,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
这些产品在药店和网上均有销售,使用时应根据产品说明和医生建议进行。
【功效】 枇杷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功效包括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和胃降逆。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多粘稠、胃热呕吐、口渴等症。此外,枇杷叶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健康有积极影响。
【禁忌】 使用枇杷叶时需注意以下禁忌事项:
【配伍】 枇杷叶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枇杷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皂苷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以下作用:
- 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 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 镇咳祛痰作用:有助于缓解咳嗽、化痰。
- 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特效】 枇杷叶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咽喉炎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其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对于缓解这些疾病的症状有特效。
【上市产品】 市场上常见的含有枇杷叶成分的产品包括:
- 枇杷膏:用于润肺止咳,缓解咳嗽症状。
- 枇杷露:用于清热化痰,治疗咽喉不适。
- 枇杷叶茶:方便日常饮用,有助于清肺润喉。
- 复方枇杷止咳糖浆:结合多种药材,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
这些产品在药店和网上均有销售,使用时应根据产品说明和医生建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