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热病介绍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主要通过白蛉叮咬传播,主要影响人体的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脾脏和骨髓。黑热病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流行于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巴西等地,中国的某些地区也有散发病例。
症状 黑热病的典型症状包括长期发热、体重减轻、肝脾肿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等。病情严重时可导致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传播途径 黑热病的传播媒介是白蛉,当白蛉叮咬感染了利什曼原虫的动物或人后,原虫会进入白蛉体内,并在其体内繁殖。当白蛉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原虫便通过叮咬伤口进入人体,引发感染。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黑热病的病原体利什曼原虫具有复杂的生命周期和多样的宿主适应性。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利什曼原虫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从而揭示其致病机制和免疫逃逸策略。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探索新的诊断方法,如基于PCR的分子诊断技术,以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特效药 治疗黑热病的特效药物主要包括五价锑化合物,如葡萄糖酸锑钠(Sodium Stibogluconate)。该药物通过干扰利什曼原虫的代谢途径,达到杀灭原虫的效果。对于锑剂耐药或治疗失败的病例,可以使用戊烷脒(Pentamidine)或米替福新(Miltefosine)作为替代治疗方案。
上市产品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治疗黑热病的药物产品。例如,葡萄糖酸锑钠注射液是广泛使用的治疗药物,由多家制药公司生产,如赛诺菲(Sanofi)等。此外,米替福新片剂也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口服治疗药物,由印度制药公司Glenmark Pharmaceuticals生产并上市。这些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黑热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黑热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但通过现代科学研究和特效药物的应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已显著提高,为患者带来了希望。
注射低毒高效的葡萄糖酸锑纳,疗效可达97.4%。抗锑病人采用戊脘脒(pentamidine)、二脒替(stilbamidine)、羟眯替(hydroxystilbamidine isothionate)。经多种药物治疗无效而脾高度肿大且有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脾切除。
【临床表现】
细胞增生是脾、肝、淋巴结肿大的基本原因,其中脾肿大最为常见,出现率在95%以上。后期则因网状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变硬。患者血浆内清蛋白量减少球蛋白量增加,出现清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球蛋白中IgG滴度升高。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都减少,这是由于脾功能亢进,血细胞在脾内遭到大量破坏所致。此外,免疫溶血也是产生贫血的重要原因。皮肤型黑热病:皮肤损害与内脏同时并发者,占58.0%;一部分病人(32.3%)发生在内脏病消失多年之后;还有少数(9.7%)既无内脏感染,又无黑热病病史的原发病人。皮肤损伤除少数为褪色型外,多数为结节型。结节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呈暗色丘疹状,常见于面部及颈部,在结节内可查到无鞭毛体。淋巴结型黑热病:此型患者的特征是无黑热病病史,局部淋巴结肿大,大小不一,位较表浅,无压痛,无红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结活检可在类上皮细胞内查见无鞭毛体。
【诊断】
免疫诊断法:
⑴检测血清抗体: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流免疫电泳(CIE)、间接荧光试验(IF)、直接凝集试验等,阳性率高,假阳性率也较高。近年来,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纯抗原,降低了假阳性率。
⑵检测血清循环抗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McAb-AST)用于诊断黑热病,阳性率高,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均较好,仅需微量血清即可,还可用于疗效评价。
分子生物学方法: 近年来,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探针技术检测黑热病取得较好的效果,敏感性、特异性高,但操作较复杂,目前未能普遍推广。
杜氏利什曼原虫病属人兽共患疾病。除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外,也可在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
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繁殖,使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巨噬细胞增生主要见于脾、肝、淋巴结、骨髓等器官。浆细胞也大量增生。细胞增生是脾、肝、淋巴结肿大的基本原因,其中脾肿大最为常见,出现率在95%以上。后期则因网状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变硬。患者血浆内清蛋白量减少球蛋白量增加,出现清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球蛋白中IgG滴度升高。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都减少,这是由于脾功能亢进,血细胞在脾内遭到大量破坏所致。此外,免疫溶血也是产生贫血的重要原因。利什曼原虫在巨噬细胞内寄生和繁殖,其抗原可在巨噬细胞表面表达。宿主对利什曼原虫的免疫应答属细胞免疫,效应细胞为激活的巨噬细胞。通过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杀伤无鞭毛体。含有无鞭毛体的巨噬细胞坏死可清除虫体。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抗体在宿主杀伤利什曼原虫的过程中也起了作用。
病原检查常用的方法有:
⑴穿刺检查:
1)涂片法:以骨髓穿刺物作涂片、染色,镜检。此法最为常用,原虫检出率为80%~90%。淋巴结穿刺应选取表浅、肿大者,检出率为46%~87%。也可做淋巴结活检。脾穿刺检出率较高,可达90.6%~99.3%,但不安全,少用。
2)培养法:将上述穿刺物接种于NNN培养基,置22~25℃温箱内。经一周,若培养物中查见活动活泼的前鞭毛体,则判为阳性结果。操作及培养过程应严格注意无菌。
3)动物接种法:穿刺物接种于易感动物(如地鼠、BALB/c小鼠等),1~2个月后取肝、脾作印片或涂片,瑞氏染液染色,镜检。
⑵皮肤活组织检查:在皮肤结节处用消毒针头刺破皮肤,取少许组织液,或用手术刀乱取少许组织作涂片,染色,镜检。
【预防】
1.治疗病人、控制病犬对病犬进行捕杀。但对丘陵山区犬类的管理确有一定困难,需寻找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2.灭蛉、防蛉在平原地区采用杀虫剂室内和畜舍滞留喷洒杀灭中华白蛉。在山区、丘陵及荒漠地区对野栖型或偏野栖型白蛉,采取防蛉、驱蛉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白蛉的叮刺。
3.至于自然疫源型流行区的疫源地分布和保虫宿主等问题仍有待查清,其防治对策也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