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当前位置:百草堂 > 疾病雷竞技app下载官网? >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

  • 专家解读
  • 治疗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预防
  • 鉴别
  • 并发症
  • 血吸虫病介绍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传播。血吸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静脉系统中,尤其是肝脏和肠系膜静脉。该病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某些地区,特别是在贫困和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感染机制非常复杂。研究人员利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流行病学等多学科方法,深入探讨了血吸虫的生活史、感染途径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基因编辑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准确地识别血吸虫的关键基因和蛋白质,为开发新型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现代研究还关注血吸虫病的免疫病理机制,发现宿主的免疫反应在疾病的发展和病理损伤中起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免疫调节机制,科学家们希望找到新的干预靶点,以减轻病理性免疫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特效药

    目前,治疗血吸虫病的特效药物主要是吡喹酮(Praziquantel)。吡喹酮具有高效、低毒、口服方便等优点,能够迅速杀灭成虫,显著改善患者症状。该药物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以来,已成为血吸虫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然而,长期单一使用吡喹酮也带来了耐药性问题。因此,科学家们正在积极研发新的抗血吸虫药物,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耐药性。一些新型药物如阿苯达唑(Albendazole)和美曲膦酯(Metrifonate)也在临床试验阶段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上市产品

    市场上已有多种含有吡喹酮的制剂用于血吸虫病的治疗。常见的品牌包括:

    1. Biltricide:由拜耳制药公司生产,是吡喹酮的口服片剂,广泛用于血吸虫病的治疗。
    2. Ciprinol: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也有销售,同样是吡喹酮的制剂。

    此外,一些复方制剂也在市场上销售,旨在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例如,吡喹酮与阿苯达唑的复方制剂在某些地区被用于多重寄生虫感染的防治。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药物审批和销售情况可能有所不同,患者在选择和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

    (一)支持与对症疗法

    急性期持续高热病人,可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解热剂缓解中毒症状和降温处理。对慢性和晚期患者,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和多种维生素,并注意对贫血的治疗,肝硬变有门脉高压时,应加强肝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患有其它肠道寄生虫病者应驱虫治疗。

    (二)病原疗法

    (1)(Pyquiton)为吡嗪啉化合物,无色无臭结晶粉末。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对幼虫、童虫及成虫均有杀灭作用。口服后容易从肠道吸收,于5/2小时左右血浓度达最高峰。体内分布以肝脏浓度最高,代谢产物于24小时内从尿中排出。目前所用国产普通片和肠溶片,各含药物0.2及0.05g 。对急性血吸虫病临床治疗总药量为120mg/kg,儿童为140mg/kg,分4~6日服,每日2~3次,治愈率100%。对慢性与晚期病人,一疗程总剂量成人60mg/kg,儿童70mg/kg,分1~2日服,每日3次。副作用少而轻,可有头昏、乏力、出汗轻度腹疼等。本药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的优点,是目前较理想的抗血吸虫药物。

    吡喹酮

    (2)硝硫氰胺(nighiocyamine,amoscanate):为黄色粉末,不溶于水。系一种广谱驱虫药,动物试验对四种血吸虫均有作用。口服后从小肠吸收,体内分布在肝脏浓度最高,由胆汁和尿排泄,经胆汁排泄的部分可再吸收,进行肝—肠循环。部分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治疗总剂量为7mg/kg,最高不超过350mg,分为三等分,每晚睡前服。疗程中宜低脂饮食,忌烟洒。适用于各期血吸虫病,远期疗效85%。肝炎末满1年、慢性肝炎、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有肝功能明显减退,有精神病史及神经宫能症,妇女在妊娠或哺乳期忌用。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慎用。药物副作用有头昏、乏力、眩晕、走路漂浮感、多梦、纳差、恶心、腹泻腹痛、肝区痛等;少数有肢体麻木,肌颤、眼球震颤早搏心律失常等,停药一周消退。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疸及肝功改变。偶见阿一斯二氏综合征。

    (3)双羟萘酸副品红(pararosnailline,pamoate,双副)是一种多苯甲烷类红色染料。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引起内源性乙酰胆碱蓄积,致使吸盘麻痹,虫体瘫痪,合抱分离与肝移。对各期血吸虫病均有较好疗效。每片0.1g,每日总量50~60mg/kg,分3次服,连服20或28天为一疗程。远期疗效达90%以上,药物副作用有头昏、眼花、视力模糊、乏力、心悸、消化道症状等反应;严重者可有全身皮疹、粒细胞缺乏症等过敏反应。对有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4)呋喃丙胺(furpromide)与敌百虫(dipterex)联合疗法:呋喃丙胺无臭无味,口服后主要从小肠吸收,进入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系统,对血吸虫成虫及童虫均有杀灭作用,因在消化道上部被降解,故对寄生在肠系膜下静脉及其分枝的虫体影响不大,单独应用临床疗效差。敌百虫抑制虫体胆碱脂酶活力,引起虫体麻痹与肝移,两药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呋喃丙胺疗程10天,每天量成人60mg/kg,儿童70mg/kg,成人最大量不超过每日3g,首1~2日给半量以减轻反应,以后为全量连用8天。

    敌百虫毒性较低,在碱性溶液中易水解成敌敌畏增加毒副作用。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敌百虫肛栓每个0.2g,在呋喃丙胺疗程的第2~3天开始,每晚用栓剂1个放入直肠离肛门10cm处,垫高臀部侧卧半小时,共用3次,虫卵转阴率达90%,敌百虫肌注每日100~150mg,疗程3天。

    副作用:呋喃丙胺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胃肠道反应;并可引起肌痉挛以及神经精神症状,上述反应均能自行缓解,严重时终止治疗。敌百虫可引起头昏、头痛、失眠、多汗、流涎等胃肠道症状,对症进行处理后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个别病人可引起阿一斯二氏综合征,可应用阿托品,解磷定解毒药等治疗,并停用敌百虫治疗。联合治疗对精神病史,神经官能症,溃疡病、肾炎、肝炎等疾病时忌用。

    其它抗血吸虫药:有口服的没食子酸锑钠(sodium antimony subgallate、锑--273)和静脉注射的洒石酸锑钾两种。目前已少用。

    (一)侵袭期

            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

    (二)急性期

             临床上常有如下特点:

    1.发热:为本期主要的症状,发热的高低,期限和热型视感染轻重而异。

    2.胃肠道症状:常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粘液。

    3.肝脾肿大

    4.肺部症状 :咳嗽相当多见,可有胸痛,血痰等症状。

    (三)慢性期:多因急性期未曾发现,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多次少量重复感染等原因,逐渐发展成慢性。本期一般可持续10~20年,因其病程漫长,症状轻重可有很大差异。

    (四)晚期:病人极度消瘦,出现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张等晚期严重症状。

    检查

    大便沉淀孵化试验 沉孵法是目前最主要的诊断方法。

    肠镜检查及肠粘膜活组织检查:疑似血吸虫的而反复大便检查虫卵阴性者适用肠镜检查。

    血象: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日本血吸虫患者的粪便中含有活卵,为本病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皮肤,粘膜与疫水接触受染。

    (三)易感性:人与脊椎动物对血吸虫普遍易感。

    尾蚴穿过皮肤可引起皮炎,局部出现丘疹瘙痒,是一种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时,所经过的器官(特别是肺)出现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产生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当大量童虫在人体移行时,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这可能是局部炎症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成虫一般无明显致病作用,少数可引起轻微的机械性损害,如静脉内膜炎等。可是,它的代谢产物、虫体分泌物、排泄物、虫体外皮层更新脱落的表质膜等,在机体内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对宿主产生损害。

    血吸虫病的病变主要由虫卵引起。虫卵主要是沉着在宿主的肝及结肠肠壁等组织,所引起的肉芽肿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

    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是宿主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免疫应答。一方面通过肉芽肿反应将虫卵破坏清除,并能隔离和清除虫卵释放的抗原,减少血液循环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和对机体的损害;另一方面,肉芽肿反应破坏了宿主正常组织,不断生成的虫卵肉芽肿形成相互连接的疤痕,导致干线型肝硬变及肠壁纤维化等一系列病变。

    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在组织血管内形成,堵塞血管,破坏血管结构,导致组织纤维化,这类病变主要见于虫卵沉积较多的器官,如肝和结肠。在肝内,虫卵肉芽肿位于门脉分支终端,窦前静脉,故肝的结构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在重度感染患者,门脉周围出现广泛的纤维化,肝切面上,围绕在门静脉周围长而白色的纤维束从不同角度插入肝内,称干线型纤维化(pipestem fibrosis),是晚期血吸虫病特征性病变。

    1.病原诊断

    从粪便内检查虫卵或孵化毛蚴以及直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虫卵。有:⑴直接涂片法:重感染地区病人粪便或急性血吸虫病人的粘液血便中常可检查到血吸虫虫卵,方法简便,使虫卵检出率低。⑵毛蚴孵化法: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⑶定量透明法:用作血吸虫虫卵计数。⑷直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人肠壁组织增厚,虫卵排出受阻,故粪便中不易查获虫卵,可应用直肠镜检查。

    2.免疫诊断

    ⑴皮内试验(intradermal  test,IDT):一般皮内试验与粪检虫卵阳性的符合率为90%左右,但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与其他吸虫病可产生较高的交叉反应;并且病人治愈后多年仍可为阳性反应。此法简便、快速、通常用于现场筛选可疑病例。

    ⑵检测抗体:血吸病人血清中存在特异性抗体,包括IgM、IgG、IgE等,如受检者未经病原治疗,而特异性抗体呈阳性反应,对于确定诊断意义较大;如已经病原治疗,特异性抗体阳性,并不能确定受检者体内仍有成虫寄生,因治愈后,特异性抗体在体内仍可维持较长时间。目前检测抗体的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环卵沉淀试验(circunovalprecipitin  test,COPT):通常检查100个虫卵,阳性反应虫卵数(环沉率)等于或 大于5%时,即为阳性。粪检血吸虫卵阳性者,COPT阳性率平均为97.3%(94.1%~100%)。2)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ndirecthaemagglutination  test,IHA):粪检血吸虫虫卵阳性者与IHA阳性符合率为92.3%~100%,正常人假阳性率在2%左右,与肺吸虫、华支睾吸虫、旋毛虫感染者可出现假阳性反应。IHA操作简便,用血量少,判读结果快,目前国内已广泛应用。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此试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可反应抗体水平,阳性检出率在95%~100%,假阳性率为2.6%,病人在吡喹酮治疗后半年至一年有50%至70%转为阴性。4)免疫酶染色试验(immunoenzymicstaining  test,IEST)。

    值得提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某些高科技和新方法被逐步引用到血吸虫病的诊断和研究领域。例如免疫印渍技术(immunoblotting)又称(western blot),是在蛋白质凝胶电泳和固相免疫测定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具有分子水平的免疫学新技术,有力推动了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的进展,它不但能对血吸虫抗原的限定组分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而且能用以诊断病人和区分血吸虫病不同病期的新型血清学诊断方法。又如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的应用。采用特异的McAb纯化血吸虫抗原,用于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也可应用McAb检测循环抗原,为血吸虫病诊断提供新的途径。

    ⑶检测循环抗原:由于治疗后抗体在宿主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其阳性结果往往不能区分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也不易于评价疗效。循环抗原是生活虫体排放至宿体内的大分子微粒,主要是虫体排泄、分泌或表皮脱落物中具有抗原特性,又可为血清免疫学试验所检出。从理论上讲,CAg的检测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反映活动性感染,而且可以评价疗效和估计虫种。

    【预防】

    ①不在有钉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②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疫水者,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

    ③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早期治疗。

    1.急性血吸虫病:须与败血症疟疾伤寒副伤寒,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病毒感染,其它肠道疾病鉴别。主要根据籍贯、职业、流行季节,疫水接触史、高热、肝脏肿大伴压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便孵化阳性为鉴别要点。

    2.慢性血吸虫病:须与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直肠癌等病鉴别。粪便孵化血吸虫毛蚴阳性可确诊。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有助于本病之诊断。肠镜检查及组织检查可有助于确诊。粪便常规检查、培养、X线钡剂灌肠,诊断性治疗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3.晚期血吸虫病:须与门脉性肝硬变及其它原因所致的肝硬变鉴别。血吸虫病肝硬变的门脉高压所引起的肝脾肿大腹水(脾水)、腹壁静脉怒张改变较为突出,肝细胞功能改变较轻,肝表面高低不平。门静脉性肝硬变表现为乏力,厌食、黄疸、血管痣、肝肿大显著甚至缩小,不易摸到表面结节,且有活动性肝功改变,如转氨酶增高等。

    4.异位血吸虫病:肺血吸虫病须与支气管炎、粟粒性肺结核,肺吸虫病鉴别。急性脑血吸虫病应与流行性乙型脑炎鉴别。慢性脑血吸虫病应与脑瘤癫痫鉴别。

    尾蚴性皮炎需与稻田皮炎鉴别。稻田皮炎由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门静脉中的动物血吸虫尾蚴侵袭皮肤引起,多见于我国东南、东北、西南各省市。宿主排卵入水、孵出毛蚴、入锥实螺,后尾蚴逸出螺体。人接触尾蚴后便立即进入皮肤、引起皮炎。皮炎初见呈红点,逐渐扩大变为红色丘疹,皮疹一周后消退,尾蚴被消灭,病变不再发展。

    并发症多见于慢性和晚期病例,以阑尾炎较多见。

    血吸虫病患者并发急性细菌性阑尾炎时易引起穿孔、阑尾炎脓肿、阑尾炎组织内虫卵沉积,阑尾穿孔易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并发症。

    血吸虫病患者的结肠病变严重时可产生结肠狭窄,引起排便困难以及其它肠梗阻症状。

    在血吸虫病肠道增殖性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癌变者并不少见。重流行区普查结肠癌的发病率较非流行区高。发病年龄以30~40岁最多,20~30岁者也不少。血吸虫病合并结肠癌多为分化性腺癌和粘液腺癌。临床表现主要是结肠梗阻、便血和腹部包块。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充盈缺损,乙状结肠镜检与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定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