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多角形紫红色扁平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可融合成片,并伴有瘙痒感。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中年人居多,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扁平苔癣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精神因素、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对扁平苔癣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免疫因素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患者的皮肤组织中存在异常的免疫细胞浸润,尤其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遗传因素也在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部分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此外,精神压力、内分泌失调、感染等因素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扁平苔癣患者的皮肤组织中某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等表达异常,这些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因学研究也揭示了某些基因多态性与扁平苔癣的易感性相关。
特效药
目前,扁平苔癣尚无明确的特效药,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为主。常用的药物包括: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具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 抗疟药:如羟氯喹,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适用于轻中度患者。
- 维A酸类药物:如阿维A,可调节表皮细胞增殖和分化,改善皮肤症状。
-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等,适用于顽固性病例。
近年来,生物制剂如抗TNF-α抗体(如英夫利昔单抗)在治疗扁平苔癣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
上市产品
市场上针对扁平苔癣的治疗产品较多,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
-
外用药物:
- 糖皮质激素类膏剂: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倍他米松乳膏等,用于局部抗炎止痒。
- 维A酸类乳膏:如他扎罗汀乳膏,用于调节表皮细胞功能。
- 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用于减轻局部免疫反应。
-
口服药物: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用于系统性治疗。
- 抗疟药:如羟氯喹片,用于轻中度病例。
- 维A酸类药物:如阿维A胶囊,用于调节皮肤代谢。
此外,一些中药制剂如复方青黛丸、雷公藤多苷片等也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主要通过清热解毒、调节免疫等途径发挥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药物使用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
1.普通型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2.氯化奎宁:0.25克,口服2/d,一周后改为0.25克,1/d,1-2月为一疗程。服药期间要注意病员白细胞变化。
3.口服维生素A,2.5万单位,3/d。
4.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转移因子等应用。
5.小范围病变可在病变基部粘膜下用2.5%醋酸强的松龙混悬液0.5-1毫升,加入等量的1%普鲁卡因液,局部封闭。亦可用维生素B12100微克加入1%普鲁卡因液1毫升,局部封闭。
6.病损局部可涂含皮质激素的软膏,糜烂面可贴消炎止痛药膜。
好发于颊粘膜,常呈对称性,亦可见于舌前部、唇、牙龈、腭等处。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粗糙感。如有充血、糜烂、则有灼痛,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尤为明显。病变主要表现是由角化不良和角化过度所形成的白色、针尖大小丘疹,这些丘疹排列成线状条纹,条纹相互交织成环状、树枝状或网状花纹。病变基部粘膜仍然柔软而有弹性。花纹基部粘膜正常的称为普通型,粘膜充血的称为充血型,糜烂的称为糜烂型,经常起水疱的称为疱型。舌背有舌乳头萎缩而微显凹下,表面光滑呈白色微显淡兰色斑块的称为萎缩型。
关于扁平苔癣恶变问题,有过少数病例报告。在报告的病例中以糜烂型为多见,故对型应予注意。
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免疫学异常、消化道疾患等有关。
根据口腔粘膜的白色花纹图案样损害及周围粘膜情况,多发于中年女性,皮肤、生殖器亦可同时罹患,不难作出诊断。必要可作活检。
1、本病无特效治疗。普通型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一般只能用些组胺类药暂时减轻痒感,中医治疗效果较好。
2、病损局部可涂含皮质激素的软膏,糜烂面可贴消炎止痛药膜。其他治疗:维生素、免疫调节剂、局部封闭。
3、少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加强锻炼身体,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紧张激烈的情绪波动。
关于扁平苔癣恶变问题,有过少数病例报告。在报告的病例中以糜烂型为多见,故对型应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