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
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四肢沉重、疼痛、恶寒、舌淡而润、苔白、脉沉细者。
2.发汗过多,阳气太虚,寒水内动,水气凌心,而见心悸、头晕,身体振动而欲地,舌淡润,脉沉细者。
【正文】
用法;加水600-800毫升,煮1-1.5小时,中间再勿加生水,煮取2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服2次。
功能;温阳利水。
方解:本方主要由于阳虚不能化水所致,故方中以附子大辛大热,温壮肾中阳气,以散在里之寒水为主药;辅以生姜温散水气,茯苓、白术健脾利水,白芍敛阴和里,并制熟附子、生姜之辛燥,使利水而不伤阴。肾阳不足、则气不化水、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本文温补脾肾,故能利水消肿,为温阳利水的主方。
临床应用:
1.急性肾炎水肿,心脏水肿而因脾肾阳虚者,可以本方为主,加减治疗。
2.如脾肾阳虚、痰饮上泛,咳嗽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若小便自利应去茯苓;如见泄泻者应去白芍,加干姜。
3.凡心力衰竭引起的眩晕、心悸、下肢乏困无力、面部浮肿、舌淡、脉沉细;或虚损病出现形寒怕寒、四肢不温、腰酸腿软、动则气喘、脉细迟弱者,均可酌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