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咽部感染性疾病,属于肺外结核的一种。该病多继发于肺部结核,但也可单独发病。咽部结核的常见症状包括咽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咳嗽等,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病变部位多见于咽后壁、扁桃体和舌根等处,表现为溃疡、结节或肉芽肿。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对咽部结核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更加快速和准确,如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确定病原体。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此外,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在咽部结核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免疫缺陷患者更容易感染和复发。
在治疗方面,除了传统的抗结核药物,新型药物的研发也在不断推进。研究发现,某些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耐药性的发生。此外,免疫调节剂的使用也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加速病变愈合。
特效药
目前,咽部结核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结核药物,尚无明确的特效药。标准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药物的联合使用,通常需要持续治疗6个月至1年。对于耐药性结核,可能需要使用二线药物如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
上市产品
市场上已有多种抗结核药物上市,常见的包括:
此外,一些新型的抗结核药物如贝达喹啉(Bedaquiline)和德拉马尼(Delamanid)也已上市,主要用于治疗耐药性结核。这些药物的出现为咽部结核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副作用和耐药性的发生。
总体而言,咽部结核的治疗需要综合药物疗法、免疫调节和生活调理等多方面措施,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全身抗痨治疗最为重要。局部治疗主要在于减轻疼痛及吞咽困难。如饭前可用0.5%~1%的卡因喷雾咽部,以暂缓疼痛。对慢性溃疡型而病变范围不方法者,可用50%~80%乳酸、20%硝酸银或钝铬酸烧灼,促使溃疡愈合。局部用1%链霉素漱口或喷咽。饮食不宜过热或过冷,宜与体温相当。此外,尚需注意增加营养和维持口腔清洁。
【临床表现】
鼻咽结核常表现粘膜溃疡或肉芽形成。病人有鼻塞、流涕、听力减退等症状。扁桃体结核,常无明显症状,称为隐性结核,伴有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咽结核一般分为急性粟粒型和慢性溃疡型两类。
1.急性粟粒型咽结核 常继发于活动性开放性肺结核或粟粒性肺结核。为全身免疫力不良的表现,也是严重肺结核的一种恶性并发症。病人体温高,全身情况极差,咽痛剧烈,吞咽尤甚,常放射至耳部。病初起时,在粘膜下出现多数粟粒状小结节,迅速溃烂形成边缘不整齐的溃疡,上覆灰黄色污秽分泌物。好发于软腭、咽后壁和咽侧壁。也可以发生于扁桃体及其他部位并常向口腔及喉部蔓延。
2.慢性溃疡型咽结核 发展较慢,除吞咽痛外,其他症状不甚明显。好发于咽腭弓及咽后壁,在苍白水肿的粘膜上有局限性浸润病变。继而溃破形成浅表溃疡,溃疡可局限于一处或数处,边缘不整齐,呈鼠咬状,其上覆有灰黄色假膜。若有继发感染,溃疡发生死而深陷,形成潜行性边缘。
【诊断】
活检可确诊。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有关化验检查,可以找出原发病灶。
结核杆菌为专性需氧菌,对某些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强。结核杆菌无内毒素,也不产生外毒素和侵袭性酶类,其致病作用主要靠菌体成份,特别是胞壁中所含的大量脂质。脂质含量与结核杆菌的毒力呈平行关系,含量愈高毒力愈强。结核杆菌的致病作用可能是细菌在组织细胞内顽强增殖引起炎症反应,以及诱导机体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性损伤有关。结核杆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机体,侵犯多种组织器官,引起相应器官,引起相应器官的结核病。
咽结核多为肺结核病人痰中结核杆菌接触损伤的咽部粘膜而发病,或由喉结核向上蔓延而来,也可发生于结核杆菌的血行播散。
1.活检可确诊。
2.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有关化验检查,可以找出原发病灶。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并及时用药,只要经过适当治疗,预后良好。
本病需与咽狼疮及三期梅毒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