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外痔:本病反复发炎,或皮赘较长者,可予以手术切除。①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在皮赘正中做放射状切口,切除两侧皮瓣,修剪皮缘,使之成梭形或放射状伤口。外敷止血粉,放人凡士林纱条压迫固定。②术后处理:术后每日用苦参汤,或1:5 000高锰酸钾热溶液坐浴,而后更换敷料至痊愈。若有染毒发炎,应对症处理。
静脉曲张性外痔:对单纯性静脉曲张性外痔,可行静脉丛切除术。①操作方法: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在局麻或腰俞麻醉下,常规消毒铺巾。用组织钳提起外痔组织,在外痔皮肤上作一“V”形切口或剪一梭形切口,然后用剪刀或止血钳剥离皮下曲张的静脉丛至齿线,将皮肤与剥离的静脉丛一并切除,修剪皮缘,使之成为整齐的梭形创面。若肛门皮肤不松弛,可做放射状切口,将曲张的静脉丛剥离切除。术后放入凡士林纱条引流,用无菌纱布块压迫,胶布固定。若病变范围较大,或已成环形,或痔块较多,应逐一处理,相互之间保留正常皮肤,以防术后瘢痕挛缩,导致肛门狭窄。②术后处理:同结缔组织外痔。
血栓性外痔:血块较大,坚硬不消,而且局部炎性水肿又较局限者,可作血栓外痔剥离术。①操作方法:取侧卧位,病侧在下方,局部消毒铺巾麻醉。然后在肛缘肿块上作一放射状或梭形切口,用止血钳将血栓剥离摘除,修剪两侧皮瓣,使伤口开放。外敷止血散,用凡士林纱条引流,外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②术后处理:保持肛周清洁,大便通畅,每日用苦参汤或五倍子汤熏洗坐浴、浴后换药,至伤口痊愈。
炎性外痔:经内治、熏洗、敷药而无效者,可手术切除,不必炎症全消亦可切除。①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消毒铺巾;局麻下切除肿物,创面开放;用凡士林纱条引流,外盖无菌敷料以压迫止血,胶布固定。②术后处理:同血栓性外痔。
以齿状线上、下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主要症状是便血、脱出、坠痛。
1、内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上,以便鲜血为主要症状。根据痔脱垂情况分为三期:一期无脱垂。二期脱出可自行还纳。三期脱出需手推才可还纳。
2、外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下的肛管及肛门缘。发作时肿胀疼痛,临床分为四型:
(1)炎性外痔:常有肛缘皮肤损伤和感染引起。肛缘皮肤皱壁突起如水泡样。肿胀疼痛明显。
(2)血栓性外痔:肛门静脉丛破裂,血液漏出血管外,形成血栓在皮下隆起。特点为起病突然,局部肿胀、疼痛剧烈。
(3)结缔组织性外痔:因慢性炎症刺激,反复发炎、肿胀,致使肛门缘皮肤皱襞变大,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大小不等的皮垂。
(4)静脉曲张性外痔:肛缘周围皮下曲张的静脉团,下蹲腹压增加,排便时增大,恢复正常体位后症状可不同程度的减轻。
3、混合痔:同一部位齿状线上、下均有。临床兼有内、外痔的症状。
一、解剖学原因:人在站立或坐位时,肛门直肠位于下部,由于重力和脏器的压迫,静脉向上回流颇受障碍。直肠静脉及其分枝缺乏静脉瓣,血液不易回流,容易瘀积。其血管排列特殊,在不同高度穿过肌层,容易受粪块压迫,影响血液回流。静脉又经过粘膜下层的疏松组织,周围缺乏支架固定,容易扩张屈曲。
二、遗传关系:静脉壁先天性薄弱,抗力减低,不能耐受血管内压力,因而逐渐扩张。
三、职业关系:人久站或久坐,长期负重远行,影响静脉回流,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内脏器充血,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静脉壁张力下降,血管容易瘀血扩张。又因运动不足,肠蠕动减少,粪便下行迟缓,或习惯性便秘,可以压迫和刺激静脉,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痔静脉内压力升高,静脉壁抵抗力降低。
四、局部刺激和饮食不节:肛门部受冷、受热、便秘、腹泻、过量饮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门和直肠,使痔静脉丛充血,影响静脉血液回流,以致静脉壁抵抗力下降。
五、肛门静脉压力增高:因肝硬变,肝充血和心脏功能代偿不全等,均可使肛门静脉充血,压力增高,影响直肠静脉血液回流。
六、腹内压力增加:因腹内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前列腺肥大、妊娠、饮食过饱或蹲厕过久等,都可使腹内压增加,妨碍静脉的血液回流。
七、肛门部感染:痔静脉丛先因急慢性感染发炎,静脉壁弹性组织逐渐纤维化而变弱,抵抗力不足,而致扩大曲张,加上其它原因,使静脉曲张逐渐加重,生成痔块。
指诊肛门指诊可触及痔结节。
肛门镜检查可看清痔的部位、大小、形态等,是诊断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