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鳟鱼

(鮅,赤眼鱼,赤眼鳟,红目鳟,红眼鱼)

拼音ZunYu
性味

味甘;性温

主治

反胃吐食;脾胃虚寒泄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00-200g。

采集加工

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骨脏,洗净鲜用。

生长环境

栖息于江河流速较缓的水域或湖泊。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西自四川,东到江浙一带的江河与湖泊,均有分布。

识别特征

鳟鱼,体长,略呈圆筒状,后段稍侧扁,腹部圆,外形似草鱼。头呈圆锥形,吻钝,口端位,口端位,呈弧形。上颌两侧有两对短小的须,下咽齿呈圆形,侧线鳞45(6-7)/(3-V)48。背鳍3,7-8,无硬刺。胸鳍1,14-15。臀鳍3,7-8。体背深灰色,腹部淡黄色。体侧及背部每一鳞片基部有黑色斑,组成体侧的纵列条纹。背鳍深灰色,尾鳍后缘黑色,其他各鳍灰白。

药名

鳟鱼

别名

鮅、赤眼鱼、红目鳟、红眼棒、红眼鱼、醉角眼、野草鱼

汉语拼音

zun yu

英文名

Trou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Richardson)

归经

胃经

功效

暖胃和中;止泻

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纲目》:鳟鱼,处处有之。状似鍕而小,赤脉贯瞳,身圆而长,鳞细于鲜,青质赤章。好食螺蚌,善于遁网。

科属分类

鲤科

拉丁文名

Squaliobarbus ourriculus

主治

反胃吐食;脾胃虚寒泄泻

生态环境

栖息于江河流速较缓的水域或湖泊。为杂食性鱼类。

采收和储藏

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骨脏,洗净鲜用。

资源分布

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西自四川,东到江浙一带的江河与湖泊,均有分布。

用药禁忌

患疮疡疥癣者慎服。

动植物形态

鳟鱼,体长,略呈圆筒状,后段稍侧扁,腹部圆,外形似草鱼。头呈圆锥形,吻钝,口端位,口端位,呈弧形。上颌两侧有两对短小的须,下咽齿呈圆形,侧线鳞45(6-7)/(3-V)48。背鳍3,7-8,无硬刺。胸鳍1,14-15。臀鳍3,7-8。体背深灰色,腹部淡黄色。体侧及背部每一鳞片基部有黑色斑,组成体侧的纵列条纹。背鳍深灰色,尾鳍后缘黑色,其他各鳍灰白。

功效分类

温里药

性味

味甘;性温

药材基源

为鲤科动物赤眼鳟的肉。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00-200g。

出处

《中华本草》

专家解读

鳟鱼

【拼音】zūn yú

【别名】无

【拉丁学名】无

【功效】鳟鱼具有补虚养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虚劳、水肿、消渴、黄疸、疮疡等病症。

【性味】性味甘、温,无毒。

【采集加工】鳟鱼的采集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捕获后,去鳞、内脏,洗净,可鲜用或晒干备用。

【生长环境】鳟鱼主要生活在清澈的溪流、湖泊和水库中,喜冷凉水质。以我国东北、西北地区的水域中生长的鳟鱼品质最佳。

【识别特征】鳟鱼体型较长,侧扁,背部呈深褐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明显的黑色斑点。鳞片细小,口较大,吻钝。

【主治】主治虚劳羸瘦、水肿、消渴、黄疸、疮疡久不愈合等症。

【禁忌】使用鳟鱼时需注意,体质过敏者慎用;患有皮肤病或疮疡初起者不宜食用。

【配伍】鳟鱼常与黄芪当归茯苓等药材配伍,以增强补虚养血、利水消肿的效果。

【现代研究】现代科学研究显示,鳟鱼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特效】鳟鱼对治疗慢性肾炎引起的浮肿有一定的特效。

【上市产品】市场上常见的鳟鱼相关产品有鳟鱼干、鳟鱼油等,主要用于食疗和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