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当前位置:百草堂 > 疾病雷竞技app下载官网? > 肾实质性高血压
肾实质性高血压

肾实质性高血压

部位

全身

肾实质性高血压(renal parenchymal hypertension)是由各种肾实质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占全部高血压的5%~10%,其发病率仅次于原发性高血压,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居首位。

  • 专家解读
  • 治疗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预防
  • 鉴别
  • 并发症
  • 肾实质性高血压介绍

    肾实质性高血压是指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引起的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肾脏病变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以及水钠潴留,进而引发高血压。常见的肾实质性病变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在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发现,肾脏病变引起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纤维化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了多种基因多态性与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易感性相关。此外,影像学和生物标志物的应用提高了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在治疗方面,研究表明,阻断RAAS系统的药物如ACE抑制剂和ARB类药物能有效降低血压,并具有肾脏保护作用。此外,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也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综合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对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特效药

    目前,虽然没有针对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特效药,但某些药物在控制血压和保护肾功能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ACE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和ARB类药物(如氯沙坦、缬沙坦)是首选药物,它们不仅能有效降低血压,还能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

    上市产品

    市场上针对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治疗药物种类较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上市产品:

    1. ACE抑制剂

    2. 依那普利(商品名:悦宁定)
    3. 赖诺普利(商品名:帝益洛)
  • ARB类药物

  • 氯沙坦(商品名:科素亚)
  • 缬沙坦(商品名:代文)
  • 钙通道阻滞剂

  • 氨氯地平(商品名:络活喜)
  • 硝苯地平(商品名:拜新同)
  • 利尿剂

  • 呋塞米(商品名:速尿)
  • 氢氯噻嗪(商品名:双氢克尿噻)
  • β受体阻滞剂

  • 美托洛尔(商品名:倍他乐克)
  • 比索洛尔(商品名:康忻)
  • 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以调整治疗方案。

    (一)治疗

    各种肾病所引起的高血压,治疗原则基本一致。

    1.控制水摄入 以减少血容量,但应注意过分降低血容量,可使肾功能恶化。

    2.利尿剂 噻嗪类为常用药,但当肌酐清除率低于30ml/min时,利尿效果明显降低,应改用襻利尿剂呋塞米(速尿)及依他尼酸(利尿酸)等,保钾性利尿剂在有氮质血症时应属禁忌。

    3.降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钙拮抗药在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应用,已受普遍重视。ACEI不仅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及激肽的降解,还可扩张出球小动脉,缓解肾小球内压力增高,减低对肾小球的损害。卡托普利(Captopril)对急进性高血压特别有益。其他如肼屈嗪(肼苯哒嗪),米诺地尔(敏乐定)对控制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亦有效。

    4.血液透析 对肾功衰竭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常需血液透析,透析时不需停用降压药,米诺地尔的效果较满意。

    (二)预后

    慢性肾炎氮质血症和肾实质性高血压常提示预后不良。用一般降压药虽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但不一定能降低肾小球内血管阻力。长期有效地降压治疗可修复小动脉病变,对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有一定作用,但降压治疗效果较差。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等虽可降低血压,但使出球小动脉阻力增加,反而增加肾小球内压力,对肾功能保护不利。现公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仅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也可抑制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使组织内缓激肽降解减少,防止血管壁增厚及平滑肌增生肥大。近年应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单独或与ACE抑制剂合用,也收到良好效果。存在下列指征可行肾切除手术:①单侧肾脏病变;②病肾功能不到总功能的20%;③高血压难以控制;④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

    高血压的各种症状肾实质性高血压同样存在,不再赘述。下面仅将肾实质性高血压表现的某些特殊方面作一简介。

    与同等水平的原发性高血压比较,肾实质性高血压较原发性高血压更易进展成恶性高血压,发生率约为后者2倍。其中,IgA肾病、特别是增生硬化或硬化性IgA肾病继发恶性高血压尤常见。并且,与原发性恶性高血压比较,肾实质性恶性高血压预后更差,有作者统计,前者5年肾脏存活率为60%,而后者1年半肾脏存活率仅4%。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眼底病变常较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常更易发生。这是因为肾实质疾病时除高血压外,还常常存在其他复合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肾病综合征时的脂代谢紊乱,糖尿病肾病时的糖代谢紊乱,肾功能不全时的贫血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尿毒症毒素、代谢性酸中毒及微炎症状态等,这些复合因素将明显升高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此,还需特别强调肾实质性高血压对基础肾脏病、尤其是慢性肾小球疾病进展的影响。慢性肾小球疾病时肾小球前小动脉呈舒张状态,系统高血压很易传入肾小球,造成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此“三高”即能加速残存肾小球硬化;同时,长期高血压又能导致肾脏小动脉硬化,包括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小叶间动脉及弓状动脉肌内膜增厚,使小动脉壁增厚管腔变窄,继发肾实质缺血

    损害(肾小球呈缺血性皱缩至缺血性硬化,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所以未能很好控制的肾实质性高血压将明显加速肾实质疾病进展,形成恶性循环。

    尿蛋白量多的肾小球疾病,高血压的肾损害作用更明显,因为二者作用叠加。现知蛋白尿、尤其大量蛋白尿能致成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促进肾小球硬化;并且,滤过的蛋白质(包括补体及生长因子等)及与蛋白结合的某些物质(包括脂质及铁等)被肾小管重吸收后,可活化肾小管细胞,释放致病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等)促进肾间质纤维化。因此,对合并蛋白尿的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更需严格控制高血压。

    肾实质性高血压主要诊断要点有:病人一般年龄较轻;既往有肾病史;肢体往往湿冷、苍白的多;血压以舒张压较高、脉压小、血压波动小为特点;常有肾病的迹象如贫血血尿、蛋白尿、夜尿、肾功能不同程度损害;B超检查显示双肾实质呈弥漫性病变,双肾皮质变薄等。

    (一)发病原因

    多种肾实质疾病都可引起高血压,不同肾实质疾病高血压发病率有所不同(表1)。

    1.能引起高血压的单侧肾实质疾病 包括反流性肾病、慢性肾盂肾炎、肾盂积水及肾脏腺癌等,如果检测发现患侧肾静脉血肾素水平高,早期切除患肾有可能治愈或显著改善高血压。先天性单肾缺如(肾不发育)患者高血压多见,而后天单肾切除(切除病肾或做移植肾供体)却未增加高血压危险,机制未清。

    2.能引起高血压的双侧肾实质疾病很多 包括原、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成人型多囊肾等。一般而言,原、继发肾小球疾病的高血压发生率高于慢性间质性肾炎及成人型多囊肾,而在原、继发肾小球疾病中,病理呈增殖和(或)硬化表现者高血压发病率最高。此外,无论哪种肾脏病当其出现肾功能损害时,高血压发病率都随之增加,文献统计,约90%以上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具有高血压。

    (二)发病机制

    急性肾实质疾病导致高血压的主要机制为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利尿常能使血压下降,乃至正常。而慢性肾实质疾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却较复杂,可由多种因素导致。

    1.导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的因素

    (1)导致血容量增加:有如下因素可导致水钠潴留:①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下降,水钠排泄减少;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化,醛固酮促进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钠重吸收;③交感神经系统活化,促进近端肾小管钠重吸收;④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生成减少,肾小管排钠减少;⑤肾功能不全导致胰岛素抵抗,体内胰岛素水平增高,刺激钠泵(Na -K -ATP酶)增加近端肾小管钠重吸收。明显的水钠潴留即可导致容积性高血压发生(图1)。

    (2)导致血管阻力增加:有如下机制可导致外周及肾脏动脉收缩,血管阻力增加: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化、交感神经系统活化及内皮素合成增加,均刺激血管收缩;②NO生成减少,拮抗血管收缩因素减弱;③GFR下降导致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细胞外容积膨胀刺激内源性喹巴因释放,甲状旁腺素及喹巴因都能增加细胞内Ca2 浓度,促进血管收缩,并提高管壁平滑肌对缩血管因子敏感性;④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水平刺激血管平滑肌肥大,使血管应答性增强,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血管阻力增加。这些因素均能导致阻力性高血压。

    肾实质性高血压中,单纯的容积性高血压或单纯的阻力性高血压均少见,绝大多数患者系两种致病因素并存。与原发性高血压比较,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容积因素常更明显。

    从上面叙述可以得知,无论容积性或阻力性高血压发生,都与许多神经体液因子参与相关,表2做了简要概括。

    2.导致高血压的因素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nin-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AS)活化:已有大量资料证实,在肾实质性高血压发生及发展中RAAS起着重要作用,肾实质疾病时缺血即可导致RAAS活化。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Ⅱ)能直接刺激血管收缩,又能通过中枢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及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促进儿茶酚胺释放,进一步使血管收缩;醛固酮能增加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钠重吸收,加重水钠潴留。因此,RAAS活化既能参与阻力性、又能参与容积性高血压发生。

    (2)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交感神经在肾实质性高血压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在肾实质疾病时交感神经能通过传入肾反射(afferent renal reflexes)活化,AⅡ增多也将从中枢及外周增加其活性。交感神经系统活化能刺激血管收缩,增高血管阻力;能促进近端肾小管钠重吸收,增加血容量,故能从阻力及容积两方面参与高血压发生。交感神经系统活化又能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而刺激

    肾素分泌,进一步活化RAAS增重高血压。

    (3)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释放:能与洋地黄抗体起交叉反应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ndogenous digitalislike substance,EDIS)具有如下特性:抑制Na -K -ATP酶,促钠排泄。当肾实质疾病导致细胞外容积膨胀时,即能反射刺激视丘下部脑组织释放EDIS,抑制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 -K -ATP酶,减少钠重吸收,起排钠效应。但是,另一方面EDIS将抑制血管平滑肌内Na -K -ATP酶,增加细胞内钠浓度,减少跨膜钠梯度,使Na /Ca2 交换减少及电压依赖Ca2 通道去极化,故而胞浆内Ca2 增加,这就促进了阻力性高血压发生。

    (4)内皮素:内皮素是迄今发现的体内最强缩血管肽,它可能通过内分泌途径,以及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径发挥作用。内皮素能刺激血管收缩;能促进RAAS活化;能减少肾血流及GFR,减少尿钠排泄。因此,它也可能从阻力及容积两方面参与肾实质性高血压发病。

    (5)精氨酸加压素:精氨酸加压素对正常机体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不大,但是已有临床试验表明,给慢性肾衰竭者应用精氨酸加压素拮抗药能使高血压有效下降,提示精氨酸加压素能通过缩血管效应参与肾衰竭者高血压的发生。不过仍需更多研究肯定此观察及明确作用机制。

    (6)降血压因子减少:肾脏能产生多种降血压因子,如前列腺素E2及I2,激肽(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激肽释放酶,进而将血浆中激肽原转换成激肽),心房利钠肽、脑利钠肽、NO及髓质降压脂等。正如前叙,肾实质疾病时N0生成减少,拮抗血管收缩能力减弱,而且NO减少还能减少肾小管排钠,加重水钠潴留,故它能从阻力及容积两方面参与高血压发病。可是,至今仍未获得上述其他降血压因子参与肾实质性高血压发病的确凿证据。

    根据具体的肾实质病变不同,实验室检查各有特点,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尿中血尿蛋白尿伴短暂氮质血症为主。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大量蛋白,常有红细胞及管型,出现贫血和肾功能受损。慢性肾盂肾炎:有尿路感染史,尿中有微量或少量蛋白,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尿细菌培养阳性。

    1.肾脏B超 显示双肾实质呈弥漫性病变,双肾皮质变薄等;有原发疾病的相应影像学变化特点。

    2.眼底 可有视网膜出血、渗出及视盘水肿等改变。

    预防和积极治疗原发肾脏疾病是防治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关键。

    肾实质性高血压需与肾血管性高血压高血压继发的肾脏病变及其他继发性高血压鉴别。有些病人肾病症状潜隐,而高血压表现很突出,易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

    1.肾血管性高血压 系由各种原因导致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常见的病因有大动脉炎、纤维肌性结构不良和动脉粥样硬化。如具有以下临床特征之高血压应疑有本病:发生于30岁之下或50岁以上病人,无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病程短、进展快,多数呈现恶性高血压表现;视网膜可有出血、渗出、视盘水肿等;头颈、上腹及(或)腰背部脊角区可闻及血管杂音;X线及B超检查显示双肾大小、密度有差别;肾静脉血检验患侧肾素活性增高,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核素肾图检查呈阳性。行腹主动脉或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有血管狭窄,可以确定诊断。

    2.高血压性肾脏病 肾实质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肾损害鉴别,病史对其鉴别非常重要。是高血压在先,还是蛋白尿在先,对鉴别诊断起关键作用,后者诊断要点如下:①中年以上多见,可有高血压家族史;②出现肾损害以前已有10年以上持续性高血压;③病情进展缓慢,肾小管功能损害(尿浓缩功能减退,出现夜尿增多)早于肾小球功能损害;④尿改变轻微(尿蛋白轻,尿镜检有形成分少);⑤常伴随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心、脑并发症;⑥诊断本病尚需除外各种原发、继发肾脏疾病。临床诊断确有困难时可行肾穿刺活检,肾组织病理检查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3.其他继发性高血压 ①内分泌性高血压:内分泌疾患中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绝经期等均可有高血压发生。一般可根据内分泌的病史、特殊临床表现和内分泌试验检查做出相应诊断。②主动脉缩窄、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狭窄,都可导致高血压。临床特点常有上肢血压高而下肢血压不高或降低;腹主动脉、股动脉和其他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不能触及;肩胛间区、腋部和中上腹部,可有侧支循环动脉的搏动、震颤和杂音;有左心室肥大和扩张征象。③颅脑病变:某些脑炎或肿瘤、颅内高压等常有高血压出现,本类病变的神经系统表现多具有特征性,诊断一般并不困难。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发于妊娠后期3~4个月、分娩期或产后48h内,以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为特征,重者有抽搐及昏迷

    可并发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脑病等并发症。

    肾实质性高血压 疾病
    465人参与

    相关疾病

  • 肌腱炎和腱鞘炎
  • 中暑痉挛
  • 创伤弧菌感染
  • 卡他莫拉菌感染
  • 骨旁骨肉瘤
  • 风疹
  • 植物神经紊乱
  • 骨髓纤维化
  • 粘液表皮样癌
  • 中暑
  • 哈夫病
  • 埃博拉病毒病
  • 新闻头条
  • 专题头条
  • 医药资讯
  • 保健养生
  • 美容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