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中暑介绍
产褥中暑是指在产褥期(即分娩后6-8周内)因高温、高湿环境或其他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疾病。该病多见于夏季,尤其是在气温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产褥中暑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恶心、呕吐、心悸、烦躁不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产褥中暑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产妇在分娩后身体虚弱,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外界高温环境的影响。其次,传统坐月子习俗中的一些做法,如紧闭门窗、穿着过多衣物等,会进一步加重体温调节的负担。研究发现,产褥中暑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汗腺功能障碍以及水电解质失衡等。
近年来,医学界对产褥中暑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预防方面,强调改善产妇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通风、适当降温,并提倡科学的坐月子方式。治疗方面,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是关键,主要措施包括物理降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症支持治疗等。
特效药
目前,针对产褥中暑并没有特定的特效药。治疗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上市产品
市场上虽然没有专门针对产褥中暑的特效药,但有一些辅助产品可用于预防和缓解症状:
- 降温设备:如空调、风扇、冰袋等,用于改善室内温度和进行物理降温。
- 补液盐:用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常见的有口服补液盐(ORS)。
- 监测设备:如体温计、血氧仪等,用于监测产妇的体温和生命体征。
总的来说,产褥中暑的防治关键在于科学的护理和及时的对症处理,通过改善环境和合理使用辅助产品,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
产褥中暑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十滴水、藿香正气水,口服。
针灸疗法:人中、内关、足三里、手十二井、十宣穴,急刺,强刺激。
产褥中暑西医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立即改变高温和不通气环境,迅速降温,及时纠正酸中毒和休克,补充水分及氯化钠。首先应将患者置于阴凉、通风处,用冷水、乙醇等擦浴,快速物理降温。按摩四肢,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已发生循环衰竭者慎用物理降温,以避免血管收缩加重循环衰竭。重视纠正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同时采用药物降温,用4℃葡萄糖盐水1000-1500ml静脉滴注。盐酸氯丙嗪25-50mg加于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1-2小时滴完,4-6小时可重复一次。当血压下降时,停用盐酸氯丙嗪改用地塞米松。紧急时也可使用盐酸氯丙嗪加盐酸异丙嗪静脉滴注,体温降至38℃时,停止降温处理。在降温的同时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4小时补液量控制在2000—3000ml之间,并注意补充钾、钠盐。加强护理,注意体温、血压、心脏及肾脏情况。用地西泮、硫酸镁等抗惊厥、解痉。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出现心、脑、肾合并症时,应积极对症处理。心力衰竭用毛花甙丙等。呼吸衰竭用尼可刹米、洛贝林对症治疗。
1.中暑先兆 发病急骤,发病前有短暂的先兆症状称中暑先兆。出现口渴、多汗、心悸、恶心、胸闷、四肢无力。
2.轻度中暑 中暑先兆未能得到及时处理,产妇体温开始升高,随后出现面色潮红、胸闷、脉搏增快、呼吸急促、口渴,痱子布满全身。
3.重度中暑 产妇体温高达41℃~42℃,呈稽留热型,可出现谵妄、抽搐、昏迷。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皮肤干燥无汗,瞳孔缩小,反射减弱。若不及时抢救,数小时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即或幸存也常遗留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后遗症。
当外界气温超过35℃时,机体靠汗液蒸发散热。而汗液蒸发需要空气流通才能实现。但旧风俗习惯怕产妇“受风”而要求关门闭窗,产妇深居室内,包头盖被,穿长袖衣、长裤,紧扎袖口、裤脚,使居室和身体小环境处在高温、高湿状态,严重影响产妇出汗散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而出现高热、意识丧失和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当人体处于超过散热机制能力的极度热负荷时,因体内热积蓄过度而引起高热,发生中暑。
从发病季节、患者家居环境、产妇衣着以及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产褥中暑。
产褥中暑关键在于预防,做好卫生宣教,能识别产褥中暑的先兆症状。 破除旧风俗习惯,居室保持通风,避免室温过高,产妇衣着应宽大透气,有利于散热,以舒适为度。
急救(缓解措施)或者疾病发生的前兆:1.中暑先兆:早期出现心悸、恶心,有时伴呕吐,偶有发热、四肢无力、头晕眼花、大量出汗。
急救措施:
1.如发现产妇有中暑的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较好的凉爽处休息。
2.解开衣服,多饮些淡盐水或服十滴水、仁丹、解暑片、藿香正气水等,短时间内即可好转。
3.出现高烧、昏迷、抽搐者,应让患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在呼叫救护车或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可用湿毛巾或用30-50%的酒精擦浴前胸、后背等处。